8月31日,2021世界5G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在位于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的展览现场,参展商为观众介绍“5G+车联网”VR虚拟驾驶体验。
积水潭医院医生吴新宝坐在北京,就给3000公里外的患者完成骨科手术;亦庄的居民,逐渐习惯出租车、快递配送车、零售车的无人驾驶;从国家大剧院到服贸会,让人身临其境的8K超高清画面顺畅实时转播······这些过去不敢想的场景得以实现,依靠的正是5G的强大力量。
2021世界5G大会期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超前布局自动驾驶等八大场景,引领5G应用发展,产业链具有技术资源丰富、测试仪表领先、关键器件储备深厚、行业应用龙头聚集等优势。根据计划,到2022年,北京市5G产业将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拉动信息服务业和新业态产业规模增至1万亿元。
8月31日,在位于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的展览现场,观众正在观看有关5G技术和应用的宣传片。
打基础 今年5G基站建设量达4.4万个
5G大会会场外,用手机一键就能约来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前方无论是红绿灯、路口,还是遭遇事故、拥堵,车辆都能自己感知并提前做好准备。
“这个装备装进‘无人驾驶出租车’,负责接收来自路侧和云端的‘消息’。”5G大会上,中国信科展示了一款基于自主芯片研发的通信模组,内置应用处理器。工作人员举例,当前方发生交通事故,装在路灯上的摄像头会第一时间获悉,并把信息传到路侧系统,再由路侧系统上传云端和发送到附近车辆上。
这些信息传输所需的时间是毫秒级,这样才能支撑自动驾驶车辆第一时间感知路况,及时做出反应。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5G网络的基础上。
放眼全市,北京今年5G基站建设总量达4.4万个,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功能区和冬奥场馆实现网络覆盖。
“北京将依托‘两区’建设,继续加快5G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将建设重点由‘广覆盖’向‘精准覆盖’转变。”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以重点场所和典型应用为引领,在实现重点功能区5G网络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医院、校园、文化旅游区、交通枢纽、重点道路沿途、地铁站台及隧道、客运火车站等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为5G产业发展及应用提供网络支撑。
布场景 八大场景深耕加速产业落地
三颗股骨颈空心螺钉置入患者体内,手术切口仅1厘米——4个多月前,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远程操控天玑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精准定位,为西藏拉萨的患者完成了一次骨科手术。
患者伤情格外严重,为股骨颈骨折难度级别最高的四级损伤伴内旋股骨颈骨折。但术后图像显示,螺钉位置及方向完全符合手术规划,没有一丝偏差,手术最终获得圆满成功。这背后,离不开5G的助力。
这只是5G应用的场景之一,生活中已处处可见5G的身影:亦庄小米等“黑灯工厂”利用5G、AI打造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的“最强大脑”,实现生产制造全程高度自动化;国家博物馆、故宫、环球度假区等重要旅游景点正在逐步开展5G智能客服、智慧导览、文创商城等公众服务,北京市已有半数公园与运营商合作开展5G高清视频等应用,有效应对节假日大客流;利用5G技术建成市级核酸检测信息统一平台,实现采样、传输、管理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近几年,北京在5G+工业互联网、5G+文化旅游、5G+智慧教育、5G+融合媒体、5G+智慧物流、5G+智慧医疗、5G+信息消费、5G+自动驾驶等8大应用场景方面加紧布局,开展了一批示范项目,引领5G应用发展。”相关负责人说。
新突破 明年助推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
“未来,随着运营商5G网络的加速建设,5G上下游生态链将进一步加速构建,5G垂直行业应用将进一步得到激发。”相关负责人说,在技术攻关方面,北京市将支持成立多类型、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5G应用创新推进机构,开展网络切片、云渲染、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推动打造端到端的行业解决方案。
同时,北京市也将瞄准重点行业领域,打造5G创新应用生态,重点面向增强移动宽带和高可靠低时延应用场景,围绕智慧医疗、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一批5G典型应用,加速推进5G大规模商用进程。
其中,智慧医疗方面,推动5G院前急诊、5G远程会诊、5G+MR远程手术、5G在线诊疗等应用;超高清视频方面,开展体育赛事、特色文化节目的5G超高清直播,有序开展“百屏联动迎冬奥”活动;工业互联网方面,推动5G在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装配等方向的应用,形成一批行业专网解决方案;智慧城市方面,推动各区积极部署传感器、5G智能终端、5G智慧灯杆等产品,推动低时延5G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发展,加快形成全市轨道交通技术系统网。
按照计划,北京市将围绕“培育壮大5G应用型企业”,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5G产业高质量领先发展,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