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媒体聚焦 >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融合5G优势与自身特色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发布时间: 2021-08-30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琦

8月30日,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在世界5G大会“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上发表题为《融合5G优势与自身特色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演讲,全文如下: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郑波(科技日报供图)

近年来我国在5G建设和应用方面进展迅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经济日报社长期关注我国5G发展和应用,也将积极用好5G技术,按照中央的精神,促进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结合今天的论坛主题,我分享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5G规模化发展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5G正式商用两年来,我国已经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5G用户数快速扩大,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网络和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6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66亿户。5G基站总数96.1万个,其中1-6月新建19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为5G融媒体发展提供了最为庞大的受众基础。

5G赋能千行百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与此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同,5G应用的重点更在于赋能行业。我国产业体系庞大,行业众多,各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和发展阶段不一样,需求差异性大,个性化突出。因此,5G规模化应用要循序渐进、因业施策。

从当前5G应用的领域和下一步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类重点领域。

第一个是实体经济领域,重点应用行业是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采矿、智慧电力、智慧油气、智慧农业和智慧水利等领域,要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第二个是民生服务领域,重在加大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市的5G应用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第三个是信息消费类,其中,新型信息消费和融合媒体是重点应用领域,重在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加快5G在媒体领域的落地应用。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增强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海量大连接等特性,这三大特性与新闻媒体发展的新需求高度契合。今年7月,工信部、网信办、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5G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融合媒体。

二、5G+融媒体应用多点开花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

从狭义上看,5G+融合媒体应用主要指5G技术在新闻报道、节目传播、文化宣传、广告营销、展览展示等具有一定传媒属性的传播活动中的应用。

当前,高清视频化、多视角、高度互动性等传播特点在新闻媒体行业不断凸显,广大受众对于新闻产品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在5G技术支撑下都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增强移动带宽能满足超高清的媒介传输,打破了传统媒体中文字、普清视频的限制;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能支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的呈现方式,使全方位的信息呈现成为可能。5G带来万物互联,这也将使得传统的新闻采集和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围绕5G+融媒体应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力,运营商不断丰富5G网络相关技术服务,设备厂商提供了各环节新型硬件的支撑,主流媒体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形成了大量的落地案例,促进了行业生态体系的发展。可以说,在众多的5G垂直领域应用中,新闻媒体行业已经具备了先行优势。

比如,超高清直播和VR互动,是5G网络为媒体行业带来的第一个突破。2020年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千万网友通过5G网络直播,在线“监工”,凝聚起全国人民关注和支持武汉抗疫的巨大精神力量。5G、4K/8K、VR等高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地用于重大活动直播,增强了媒介受众对于重大活动信息的观看体验,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

2020年两会,运营商推出了新一代支持5G网络的便携直播产品——5G视频直播背包,成功用一个便携式“背包”实现了超高清视频轻量化直播,解决了直播现场布线难、微波传输不稳定的问题。此外,5G实时全息采访系统,能够实现代表全息影像远程呈现在驻地记者采访现场,实时全息采访会议代表。

还有正在举行的奥运会,运营商推出了5G融媒手机报,结合视频、音频、图文资讯,以视频彩信和5G消息形态面向用户传播奥运会精彩内容,赋予产品看、听、读的多维度阅读体验,直观、生动地为用户呈现一场沉浸式体坛盛宴。这些都是行业中5G+融媒体的有益尝试和优秀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经济日报社强化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主报、网站与新媒体一体发展,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使融合发展的方向更加精准、重点更加突出、力量更加集中、效果更加彰显。比如搭建了中经云端平台,这是我们依托自有技术力量建设的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目前已形成以云导播、云直播、云采访等技术为核心的直播业务能力,成为可视化、移动化、交互式的新闻生产基础平台,已累计开展直播活动近千场次,直播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30%。依托中经云端的新闻生产制作能力,中国经济网开发了独具特色的VR全景新闻产品,在上海进博会、北京世园会、北京服贸会等多项大型活动中成功应用。下一步,我们还要让5G在融合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融合优势与特色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

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各方面原则和要求,5G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丰厚土壤,推进5G与媒体深度融合既符合中央精神要求,又是适应新时代新闻传播需求的必由之路,必须进一步加快5G技术应用与融媒体建设深入融合,推进转型、创新。

对于5G+融合媒体应用的下一步发展,《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5G背包、超高清摄像机、5G转播车等设备的使用推广,利用5G技术加快传统媒体制作、采访、编辑、播报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广高新视频服务、推动5G新空口(NR)广播电视落地应用,提供广播电视和应急广播等业务。开展5G+8K直播、5G+全景式交互化视音频业务,培育360度观赛体验,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推动5G在大型赛事活动中的普及。这明确了下一步5G与媒体融合的重点方向,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应用落地。

综合来看,个人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动求变,用新技术打造全媒体。5G技术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工具手段,5G规模应用是新时代新闻工作所面临的传播环境。用好5G技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条必经之路。5G+融媒体发展,既要有形式上的融合、硬件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平台、生态、机制上的融合。作为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需要补齐技术短板,更需要打造一支高度适应5G+融媒体发展的采编人才队伍,使他们在理念上具有高度敏感的融媒体意识,能够尽快适应新的传播形势,把握新的传播规律,主动求变,不惧怕变革。同时,作为传统媒体,必须打破原有的工作体系格局,打造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全媒体体系,加快采编流程变革,建立更加适应5G环境下的快速反应机制。

二是增强精准性和个性化,提升传播力。5G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更加讲求个性特点,对新闻传播有更多独特的见解和方式,作为传统媒体,必须具有强烈的用户意识,理解用户需求。5G技术的运用,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将推动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分发传播更加精准,更好地提高用户黏性。同时,通过创新互动传播,实现与用户的及时互动,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让用户既是新闻的受众,也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扩大新闻视野和产品传播力。

三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深度和主流价值。进入5G时代,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多,但也更加纷繁复杂。新闻传播更加碎片化,人们在万千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反而变难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发显示出新闻权威性的价值,这是主流媒体的优势。因此,作为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既要有主动拥抱新技术的前瞻性,呈现出欣欣向上的变革姿态,又不能单纯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失去自身特色。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体现不一样的新闻视角,让读者发现不一样的价值,进一步拓展主流媒体的发展空间,巩固舆论阵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