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媒体聚焦 > 

报告显示:云网融合将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21-04-02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毕磊 | 责任编辑: 闫景臻

目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主旋律,无论是传统行业包括通信、能源、电力、工业和教育等,还是新兴行业包括电商、直播等,把企业各环节要素数字化,可以推动资源最优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3月30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云计算和网络的高效协同不仅可以提高业务敏捷性、降低成本,更可以与自身行业深度结合,突破传统的行业业务模式。云网融合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

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将企业上云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2020年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发文,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在企业“上云”等工作基础上,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多项政策的发布,也在进一步驱动企业上云加速,推动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

据了解,基于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制定了《云网融合解决方案》系列标准,分别对底层云专网、中间层云网产品以及上层行业应用场景进行详细描述,并对各项指标提出了相应技术要求,以规范服务商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

《报告》提出,完整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框架是服务商提供云+网+X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基础。据悉,2019年我国公有云厂商综合收入总值为2734亿元,其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云位列前三。排名前三的服务商中有两家是运营商,也说明了完整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框架对运营商的重要意义。

根据云网融合产业发展的特点,《报告》认为,云专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云服务商是否拥有“专网专用”能力成为区分不同云服务商的云网融合产品质量的重要差异性指标。

此外,《报告》中以移动云为例,中国移动依靠自有的云服务专网为政企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上云服务。中国移动互联网(即CMNet)基于独立专有的一平面承载云服务相关业务,包括DCI、CDN节点互联、云互联、云专线、高价值互联网专线等高价值业务都承载在该平面上,保证了云网融合业务拥有强大的网络能力的支撑。同时,移动云为集团客户提供了政企专网,该专网是端到端的独立OTN网络,仅供集团客户使用,不承载任何其他业务,真正做到了专网专用。专网覆盖境内95节点及境外7节点,并可支持OTN、SDH、以太等不同业务接入,可提供高质量的跨境、跨省专线。

随着云计算应用场景的不断转变,除了电商、网站、游戏等互联网领域,工业、教育、医疗、政府等传统行业也在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这些行业在上云过程中,除了要对云网有诉求外,还需要将上层行业应用与云网充分结合,形成完整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这就强调了“云+网+行业”一体化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报告》中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例,展现了移动云的云网安融合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平台已联通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0余个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接入地方部门300余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一大批高频热点公共服务。通过云网融合部署,政务服务平台能够满足异地接入、多用户、高并发等服务需求,已初步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的政务服务目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网融合组网更加灵活,边缘计算的应用可以满足5G下探到具体行业的需求。《报告》中的宁波港5G智慧港口,就是应用了5G、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围绕宁波港开展网络及信息化建设,基于以5G为核心的高质量网络,建立精细化应用管理系统。低时延、高带宽、大连接的网络为作业区的各类设备、传感器提供了强大的接入能力,与云端服务平台的协同,提升了港口信息化水平,为港口作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支撑。智慧港口解决方案降低了改造建设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提高了运营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为港口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升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宁波港5G智慧港口架构

《报告》认为,未来云网融合与垂直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并附加更多的行业特性。云网融合产业将依托云计算与网络互相协同的特性,完善云与网络的技术领域发展与服务模式建设,为云计算产业发展及行业应用创新奠定基础,实现千行百业全面转型升级。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结合作用下,云网融合也将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创新,推动各行业产业升级向数字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