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听见非物:中国音乐地图” 北京大学2023年春季燕南雅集活动开讲

发布时间: 2023-04-1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尤自秀

“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中国百分之八十的民族乐器、民族音乐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消失。”4月8日,北京大学2023年春季燕南雅集活动在燕南园51号院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主讲人——著名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开篇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之感表达了对当下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和保护现状的忧思。

▲北京大学2023年春季燕南雅集“听见非:中国音乐地图”活动现场

以文会友 春季燕南雅集活动北大开讲

燕南园51号院作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所在地,孕育了“美学散步”文化沙龙这样享誉业内的文化品牌活动。沙龙邀请科学界、艺术界、文化教育界、媒体界等等朋友以个人身份参与,讨论大家感兴趣的科学的、艺术的、文化的问题,旨在创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新的思想。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主持

岁序更新,春和景明。燕南园51号院又迎来一场文化盛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以燕南雅集活动主持人身份,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燕南雅集活动的缘起。为更好推进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美育活动、提升审美能力,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倡导更加高远的精神追求。2023年春季,北京大学元培美育基金开启本年度燕南雅集活动,通过美育论坛、文艺雅集、学术沙龙、公益课程和艺术展演等活动,分享学术思考,凝聚各界共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期活动以“听见非物:中国音乐地图”为主题,聚焦中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邀请叶云川先生进行主旨分享。

叶云川作主旨分享

这是一次声音、视觉、语言和美学精神的热烈碰撞,诚如此次雅集活动的主题“听见非物”,叶云川对此解释说,“听见非物”意为“听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各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民族音乐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精神、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的重要使命。作为瑞鸣音乐的创始人,叶云川对音乐有着丰厚的积淀和学识,从中国音乐到世界音乐,从民族音乐到民族乐器,他都如数家珍。热爱的背后,源自他想借音乐之手,传达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背后的中国故事,以此呼吁更多人关注中华文化。

叶云川通过视频形式分享了我国蒙古族的长调、白族的放羊调、彝族的哭嫁调、锡伯族的萨满调、苏州评弹、华阴老腔以及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等中国民族音乐,通过数字化的声音和画面,直观还原展现了中国传统民乐的演奏现场,如身临其境,畅享云端。

▲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周春霞(左)向叶云川颁发捐赠证书

以上曲目均收录在由叶云川策划制作的《中国音乐地图》专辑里。现场,叶云川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了这套专辑,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周春霞向其颁发捐赠证书,亦感谢其为中华民族音乐守正创新作出的不懈贡献。

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拉弦组首席演奏员、艾捷克演奏家阿地力·阿不力孜演奏现场

▲北京京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尚靖雅古筝演奏

此次雅集活动,还邀请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拉弦组首席演奏员、艾捷克演奏家阿地力·阿不力孜,北京京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尚靖雅到场,分别用“萨塔尔”“弹布尔”“古筝”等民族传统乐器演奏了知名曲目,受到热烈追捧。

以音识文 聚焦中国民族音乐传承保护

“什么是中国音乐?”“什么是民族音乐?”抑或“音乐与人类社会有何联系?”似乎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人们因音乐引发的好奇和热爱,也正是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倦热忱,其背后是国人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真实反映。

“音乐缘起于人和土地、人和自然的这种天然关系。”叶云川认为,自古以来人们习惯用音乐表达对土地、对亲人、对自然、对劳动、对爱情等层面的情感,音乐无疑充当了人类情感表达的直接“载体”。时至今日,音乐的形式和种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情感内核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流传至今,源远流长。

▲燕南雅集“听见非物:中国音乐地图”活动现场

叶云川以“听见非物”的视听分享,从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维度上,为人们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提供了一种鲜活途径——以先进的数字技术延续民族音乐的生命长度,重构其美学品格,并扩大其传播的时空范围。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特点和音乐传承,但部分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流逝、市场挤压、人为破坏等因素逐渐消磨殆尽,其中就包括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

这也是叶云川开篇提到的,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最终会走向消失的原因所在。

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音乐地图”项目音乐专辑(部分)

活动现场,叶云川分享了他发起的“中国音乐地图”项目。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自2019年发起以来,中国音乐地图的演唱者、演奏者包括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等近40个民族,精心录制音乐1056首。

“中国音乐地图”项目体裁涉及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记载。

叶云川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表达,按图索“音”,留住它们的根和魂、形和神。“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代表。”叶云川表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留于后世。

腾讯集团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新文创研究院院长岳淼对此感同身受:“希望国家和社会有更多的力量和资金支持像‘中国音乐地图’这样的好项目,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普惠更多的人。”

以美共鸣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著名美学大家朱光潜说,有审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由来已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其孕育的汉字、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无一不包含中华美学思想。时下,如何更好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和传播力成为时代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向勇认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华美学基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建设中华美学基因库

向勇表示,北大有很好的美学传统,在蔡元培先生的提议下,在全国最先开设美学课;1960年,建立美学教研室;1981年,建设美学博士点;2002年,北大美学学科点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等等,为美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由此,向勇提出建设“中华美学基因库”,从美学和艺术学视角打造中华文明数字编年史。

中华美学基因库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美学和美育研究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等机构共同建设,包含“一馆三库”:“数字艺术馆”“文本资料库”“图片数据库”“影音数据库”以及美学大数据中心、文创开发中心和美学经济研究中心板块。

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举措。向勇表示,“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属性,一个是多元化,一个是高品质”,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认为,中华美学基因库的建设是基于新技术背景下对文化传承工作的一项创举,当然也面临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认为,审美是最大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希望在世界舞台上呈现自己的美学。他希望,中国美学能通过这一代学人的努力发扬出去。

北京今日拾光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殷红斌认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之外,更要做好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让更多的优秀文化资产在新技术新时代条件下,能够进入再生产再消费环节。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周庆山教授认为,中华美学基因库的建设意义深远,反映了人们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以及文化记忆的延续。

北京大学创新学社创业导师、福氣酿造创始人舒畅表示,福氣酿造作为一个小小的创业品牌,长期致力于推动非遗文化和文创产品相结合。她认为,非遗最好的传承,不应该是在电视的纪录片里、博物馆的橱窗里,更应该“活”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北京大学2023年春季燕南雅集活动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新时期新时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恰恰能够反映当今社会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感知和认同,未来将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实现中华文明的广泛认同。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刘结成、钮沭联,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王培嘉、博雅博士后杜慧珍,中国青年报融媒体主编、记者张诗童,中国网资深编辑、政务频道主编胡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邓源、冯叙园、郑雨琦、张艺璇、张瑾瑜、裴慧恩及硕士研究生张嘉怡、本科生周彦汝等参加上述活动。(记者:胡俊、摄影:张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