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高雅的珠绣党徽、惟妙惟肖的天安门剪纸......走进北京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迎面而来的就是这些精美的作品,让居民们不禁啧啧赞叹。3月30日上午九点半,甘家口街道与海淀区巧娘协会的巧娘老师一早就来到市民活动中心,等待各位参加活动居民们的到来。掐丝珐琅书签、手绘包、剪纸、凤冠挂件,四种课程结合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让居民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新时代新征程上伟大祖国的高质量发展。
为践行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甘家口街道联合海淀区巧娘协会开展传统技艺教学活动,带领居民学习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现场居民们可以动手操作;线上直播让不能来到现场参与的居民也可以共览传统文化风采。本次活动广受社区居民关注,共计600余人参加。
京剧凤冠挂件
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也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海淀区巧娘协会监事长,民间手工艺高级技师王淑红老师作为本节课的主讲老师,她的中国结作品多次作为国家外事礼品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她还为2019年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设计并制作中国结作为会议用品。这次她结合掐丝手工艺与中国结流苏,配上平安字样的朱红木牌,将京剧中的头饰凤冠制作成挂饰。把戏曲舞台上的装扮,化成我们能带在身边的小物件,也代表着“盛世吉祥”的美好寓意。
居民们在现场穿珠引线,跟着老师的讲解一步步操作。为了让大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都得到满意度作品,巧娘老师们提前为大家准备好了一些复杂的材料。很快,一个个小小的京剧头冠挂饰就在居民们的手上变得立体了起来,热爱京剧的一位阿姨马上就把作品挂在了钥匙上:“平时我就爱看京剧,这凤冠让我想起了《贵妃醉酒》这场戏,没想到还能把它带在身边呢!”
非遗剪纸
一把剪刀,一沓红纸。本节课的主讲老师是中美交流协会名义主席、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理事张月英老师,她在剪纸艺术方面有着30多年的从业经验,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被中国公益总会做成邮票和明信片。无论画幅大小,她的作品均做到细致入微、淡雅流畅、布局合理、栩栩如生。在张月英老师的指导下,居民们手里的剪子上下飞舞。剪纸主题围绕着庆祝两会的顺利举办和二十大弘扬的文化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畅想。
心有凌云志,剪出大世界。张月英老师一边协助居民们剪纸,一边为大家科普剪纸文化的悠久历史。为了传承剪纸文化,张月英老师在取得了众多成绩的同时也不断参加公益活动,捐赠近百万元作品支持文化扶贫,多年来为残联、孤寡老人儿童福利院捐赠多幅艺术作品。她希望传统技艺能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泛爱众,而亲仁”的精神一起传承发扬下去。
手工绘制包
上午的课程结束,很多居民都还恋恋不舍在活动中心驻足观看老师们的作品。“这是手工做的吗?怎么能这么细致?”“我们都没学过,也能画成这样吗?”面对居民们的问题,从事美术教育行业二十多年的高英龙老师自信地点了点头。
在老师的示范下,居民们坐在画桌前,十分专注地绘制自己的作品。一个个朴素的帆布包,很快染上了缤纷的色彩。高英龙老师特别设计了“新时代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彩绘图案,也有不少居民勇于创新,围绕着二十大和“两会”精神创造出了崭新的画卷。“我的这幅画是不是很符合这次主题。”“这个包我都舍不得用,可以放在家里收藏起来。”
掐丝珐琅
“这书签是什么材质?亮亮的真好看。”居民们三言两语地讨论着,很快最后一节课开始了,原来这些书签是将传统的景泰蓝工艺与甘家口街道特色元素相结合再创作的作品。在甘家口街道,抬头就能看到的中央电视塔变成了书签,出现在了宋子玉老师的手里。“这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甘家口人做的!”,看着家门口的建筑,每一个居民心中都倍感亲切,也感到传统文化和自己的生活距离更近了一步。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并非一日之事,甘家口街道致力于推进中国文化,中国内核的宣传,让二十大精神,“两会”精神进入千家万户,让更多居民了解传统文化。未来甘家口街道也将持续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建设文化社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