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9-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徐蕴峰 | 责任编辑: 胡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中国取得历史性变革和成就的背后,文化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化解新矛盾、迎接新挑战、形成新优势,实现持续稳定长远发展,文化亦是重要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是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对外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大国形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前提。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了着重强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应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着力提高中华文化对外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十年来,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强调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强调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统筹好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强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担负着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我们能直观地看到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灿烂、独树一帜,也能看到屈辱和挣扎,看到奋起与开拓、奋斗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据统计,2021年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博物馆在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的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各地博物馆积极应用网络科技手段、拓展新媒体平台,通过藏品数字化、网络直播、线上展览等方式,全方位促进博物馆数字化。深入发掘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智慧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建设,发展云展览、云课堂、云教育,加强与融媒体、数字文化企业合作,持续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在文博机构不断改革创新的带动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到博物馆看展览”已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风尚。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放眼世界的伟大创举。它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探索之路,也是世界文明融汇发展的和平之路。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古丝绸之路不断向东西延展,横跨亚欧非数十国,用数千年的经贸和文化交往谱写了一段文明交流互鉴的动人诗篇: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成就了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孕育了兼容并蓄的丝路精神。

20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再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既是对这份文明遗产的继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往开来的伟大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再次向世界敞开中国的大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政策、设施、资金、贸易和民心方面的互联互通,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最终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九年来,“一带一路”坚守发展初心,跨越国界、时空、意识形态和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多领域互联互通,勾画连接大陆与大海的合作新蓝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成果文件,转化为国际共识,在世界范围得到热情回应和支持。

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中老铁路全线开通,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成功合龙,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吉布提港、瓜达尔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6.3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650.3亿元,增长4.9%。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铺画82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破万列,有力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民众“心联通”,为深化合作提供重要支撑,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9年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和美术馆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运行良好,有力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认同。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在此情势下,“一带一路”这一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伟大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吸引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无疑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展望未来世界文明发展,我们要继续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文博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盛世之都,西市留痕。隋唐时期的西市是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国际贸易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交流中心。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1300多年后,人们重新找到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西市遗址。著名企业家吕建中先生在开发建设“大唐西市”项目的过程中一直坚定信念,舍弃商业利益,花费巨资保护和重点发掘了包含西市东北十字街、路桥、过水涵洞、水井、车辙等十余种遗址形态并兴建博物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原状展示,对外公益开放。使这一古丝绸之路上唯一存留的商业文化、市井文化彰显市场意义的隋唐遗址得以幸存,建设并发展成了一座融汇古今、规模恢弘的大唐西市博物馆。

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获评的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特色鲜明的遗址类博物馆,主要以反映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同时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文化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馆藏文物近三万件,以反映唐代丝路贸易和唐人市井生活的近万件西市出土文物为主要特色。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货币,以及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研究、教育、传播和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致力于保护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丝路文化、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不断进行着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开馆至今,不断整合资源开办多元化展览,举办400多场弘扬丝路精神的教育活动;接待海内外观众730余万人次,以及全国各省、地市数百批文化考察代表团;举办六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两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出版馆刊《西市文博》及图书20余册,研发创意礼品百余种;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目前已与丝路沿线18个国家的24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馆关系,出入境办展近10次,为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互动搭建了平台。

9月5日,“人民昌·中国强”汉镜鉴赏会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迄今唯一铸有“人民昌 中国强”铭文的国宝级铜镜惊艳亮相。“人民昌·中国强”汉镜是一件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应用价值、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国宝重器,其镜背上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47字铭文(“天禄辟邪曰有喜,上有龙虎四时置,长保二亲乐无事,子孙顺息当大富,侯王寿命长,多贺君家人民昌,四夷皆服中国强”)更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文化意蕴。专家认为,“人民昌·中国强”铜镜的面世,进一步佐证了汉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展现了古人对祈福迎祥、阴阳和谐、宜子孙、宜官秩、寿禄长、人民昌、国家强等的精神寄托;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传递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追求。

数字文明时代,数字化成为“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积极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认真落实《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关于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的要求,依托陕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高新技术研发、数字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探索,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平台支撑让文化活起来,让旅游旺起来,在推进博物馆数字化进程、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以及探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等方面作出了表率。

大唐西市博物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IP,积极探索数字艺术品新业态。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唐华北斗数据中心合作,依托大唐西市博物馆4件馆藏珍品创作出4幅文物插画数字艺术品,在嗨艺购平台面向会员以“空投”模式发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备受年轻人欢迎。8月4日,大唐西市博物馆、嗨艺购平台等打造的首款数实结合艺术品——嫦娥玉兔镜上线发行。“嫦娥玉兔镜”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越现实的理想信念及浪漫的情怀,既体现了人们对浩瀚星空、无限宇宙的心驰神往,也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数千年来探索未知的精神追求。“嫦娥玉兔镜”数实结合艺术品,上线当天即受市场热捧,宣告售罄。

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在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支持下,联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共同打造了线上海南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国家南海文博产业园。海文交借助“文化艺术品+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文化产业+旅游业+国际文化艺术品流通”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集艺术品“中央商务中心、鉴定中心、评估中心、溯源中心、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知识产权中心、仲裁中心、物流仓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将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海南交易指数和国际文化贸易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海文交已拓展“数实结合艺术品交易”、“文化艺术品专业版”、“大唐百城”线上商城、“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等业务版块。

博物馆的数字资源是一种知识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在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面超前布局,致力于为文化艺术品构建完整的生态圈,为数字文化产业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和智库团队专业力量,近年来共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制定3个国家标准、1个地方标准和2个行业标准;取得了8项专利、30余项版权、近500件商标等知识产权;研发并运营了“艺佳”“嗨艺购”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珍贵稀有的数字资产与优质的数字内容进行五确(确权、确真、确价、确序、确信)并生成数字凭证,供爱好者收藏、交易、溯源、应用和体验。

此外,海文交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兴通讯等机构打造的面向文化艺术品存证、登记和溯源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大唐链”,经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16部委评审,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区块链+版权”领域)。在2022世界5G大会5G应用设计揭榜赛中“5G云XR算力引擎,助力打造文化艺术品元宇宙”荣获三等奖。此项殊荣体现了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对研发投入、高新技术应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成果转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与服务能力。将为守护传承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推动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徐蕴峰国家文博文旅数字应用重点创新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