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地方政务 > 

让文艺行走在绿水青山间——高质量打造“艺术乡建”湖州样本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9-21 | 来源: 湖州日报 | 作者: 王一堡 | 责任编辑: 胡俊

“千年丰城 笔下云鸿·文学原乡”是孝丰镇;“昌硕故里 翰墨鄣吴·书画原乡”是鄣吴镇;“竹海水乡 梅溪有戏·戏曲原乡”是梅溪镇……9月7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发布了全省首份艺术乡建地图,绿水青山间的15个乡镇街道均有了自己的“艺术定位”。

“有了这张地图,可以让外来的艺术家、游客对安吉的艺术原乡点位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当地老百姓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有更多认同感,为乡村振兴插上文艺的翅膀。”安吉县文联专职副主席丁盛说。

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文艺大有可为,“艺术乡建”正当时!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今年,湖州市委文化工作会议把“艺术乡建”列为“六个新湖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印发的《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市“艺术乡建”工作的总纲。在全市“艺术乡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后,“让文艺行走在绿水青山间”——“艺术乡建”全域行动加速推进,湖州市各级文联组织以文艺富民之实、争省域典范之先,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打造“艺术乡建”湖州样本。

微改精提 羊圈“变身”美术馆

莫干山下,草木峥嵘,人文荟萃。中国首家图书馆精品民宿——莫干山居图坐落在莫干山南麓的庙前村。

穿过宽厚质朴的木门,小道曲径通幽,一跨进民宿大厅,就被满墙的书画所吸引,近10余米高的书墙上陈列着上万卷图书,大幅的书法作品气势恢宏,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有房间28间(套),一到节假日和周末,房间就供不应求。”民宿主人朱锦东介绍,雅致的艺术空间还吸引健身达人刘畊宏多次前来“打卡”,在民宿里直播跳操。

殊不知,眼前这处网红民宿在几年前还是一幢破败的大会堂。“在改造前,里面就堆放一些杂物,整个空间闲置了,没有利用起来。”庙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慧聪说,现在村集体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村民还能在民宿里打工,平时卖卖土特产,整个村的知名度都提高了。

“羊圈”变身“美术馆”,既盘活闲置资源又给村里增添了文艺范,这在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一度传为佳话。去年,妙山线旁一处废弃多年的羊圈换上了落地窗,装饰了夯土墙,“摇身一变”成了老邓漫画美术馆。

记者了解到,美术馆开业当天还举行了“春来游吴兴,爱上西塞山”漫画文创作品展,吸引远近游客前来参观。“房子整体空间结构没变,外墙也被保留下来,加上周边有田园风光,留住了乡愁。”该馆负责人邓辉华说,现在游客和村民可以免费进馆参观,工作室也经常会举行研学活动。

在开展“艺术乡建”行动中,湖州坚持场景塑造本土化,依托乡村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环境,结合乡村发展的总体规划,借助艺术的力量,发挥艺术作用,主要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进行在地性的艺术内容创作,营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空间和艺术场景。

安吉县梅溪镇戏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民间还活跃着苏州评弹、越剧、大鼓书、戏曲联唱、京剧等一批经典戏曲表演队伍。在该镇长林垓村文化礼堂,正前方的戏台上摆放着戏曲道具,台下桌子上设有大碗茶的茶具,四周围栏上悬挂着印有戏曲脸谱的雨伞和灯笼,一旁橱窗里的戏曲服饰可供游客、村民拍照打卡。今年梅溪镇专门投入资金,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在梅溪老集镇下街打造了曲艺茶馆,为周边群众提供听戏、喝茶、表演的戏曲文艺阵地。

“我们深入挖掘镇域文化潜力,大力推进‘戏曲原乡’建设,优先选取梅溪老街和长林垓村文化礼堂两个点开展‘微改造、精提升’,积极打造曲艺小苑和戏曲台。”梅溪镇党委委员郑浩介绍,今年已经开展“田园梅溪·戏曲原乡”系列文艺活动共16场,全镇戏曲氛围愈发浓厚。

文艺赋能 民宿有了“音乐灵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妙山村地处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中心位置,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8月底,为期两个月的“宋韵·西塞山印象”主题篆刻创作邀请展在妙山美术馆落下帷幕。此次展览的创作主题与内容是以历代有关妙西的诗词歌赋、名言佳句为主,共展出我市56位篆刻家的111件篆刻作品。9月初,妙西镇首届乡村好声音总决赛在妙山村游客中心举行,给乡村的夜晚带来了别样风情,也带来了流量和人气。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致力于以书法、篆刻、音乐等艺术形式展现地方文化、历史记忆、民风民情,促进农文旅结合的多元化发展。”妙西镇党委委员吕建樑说,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打造了一批有文化品位、满足大众精神层面需求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据统计,去年妙山村共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1.3亿元。

让乡村成为艺术的有机载体,让艺术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艺术+”“+艺术”思维,推动艺术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丰富和发展乡村文艺生态。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推进艺术特色村镇培育计划,积极引导乡村文创产业发展,通过艺术作品创作、文化节庆活动、景观规划设计建设、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研发等多种艺术手段,带动乡村传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乡村知名度。

“音”为上墅,“乐”在浙里。安吉县上墅乡紧紧抓住音乐主题,不断丰富形式、浓厚氛围、深化产业,以“大麓音乐山谷”项目为核心,正在建设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未来乡村部落,将配套专业录音棚、歌手训练营、多功能音乐空间、音乐酒吧等,形成吃住游娱乐购一体的音乐特色休闲业态,提升全域音乐氛围,致力于打造一个有乐趣、有品味、有惊喜的音乐原乡。

今年,上墅乡龙王村以“一宿一器”为抓手,让每家民宿认领一件乐器,培养一个音乐爱好,眼下已建立首批九家音乐民宿。“我们家认领的乐器是电子琴,在室内和室外装修上都有电子琴的元素。”“青石上”民宿老板娘朱丽英笑着说,自己现在正在学习电子琴的弹奏技巧,“有了音乐主题后,我与入住的客人就多了一种交流方式,跟普通的民宿比就更有竞争力。”

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是首批省级“艺术乡建”示范村,文艺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6月底,“花开五四”首届莫干山全国青年空间艺术创意大展暨2022“言之有物”——浙江、重庆综合材料绘画交流展(德清站)在五四村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大咖和艺术佳作汇聚在村里。这是县级乡村首办全国性大展,也是全国综合艺术委员会首次跨省交流,目前已吸引超万人前去观展。

“这充分彰显了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我们将持续整合文艺力量,提升文化业态,积极践行‘艺术乡建’,打造‘莫干山艺术村落’并丰富其具体项目和文化外延。”德清县文联主席梁建红表示。

村民主体 捏的泥巴成了艺术品

艺术搭台,乡村唱戏,村民参与。艺术乡建的主体是村民,只有培育壮大乡土文艺人才队伍,才能提升乡村自身造血能力,这是检验艺术乡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田村长是个作家,很受村民欢迎。现在村里的读书氛围浓厚了不少。”采访中,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度假区小沉渎村村民委员、妇联主席杭云告诉记者,从上个月开始,她多了个新职务——村里妇女读书会会长,“我们正在新建图书室,计划10月份能投入使用,到时村里孩子放学后可以到图书室看书、写作业。”

“田村长来了后,我们村成立了全县首个村级妇女读书会,我也是首批骨干会员之一。”太湖图影小学数学老师钦惠平是土生土长的小沉渎村人,她直言跟田村长接触后,对她平时的教学很有帮助,也提倡学生要多读书。

村民口中的“田村长”就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兴县作家协会主席田家村,他是小沉渎村的“文艺村长”。5月底,我市首批10名“文艺村长”进村了。他们承担着参谋员、组织员、辅导员和宣传员的角色,不仅要协助所驻村挖掘、展示、弘扬乡村文艺文化资源,还要帮助培育组建特色文艺团队、培养文艺骨干。

“到村里后,我发现村里妇女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其实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需要家长去培养。”这是田家村萌生建立妇女读书会想法的初衷。他说,还将开展阅读指导、读书沙龙等活动,带动全村妇女自发地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在“艺术乡建”开展的过程中,湖州联动各地文联,聚合高校艺术院校师生、文艺“两新”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推进村民艺术素养提升计划,培养一批乡村文艺人才。

去年8月开始,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窑里村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共同开展“艺术美乡村 同筑共富梦”校地合作项目。窑里村为弘扬和传承窑文化,在文化礼堂开设了陶艺研学课程,引进了“半斤泥”品牌。在学校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59岁的村民朱群英已成为一名合格的陶艺老师。她一边从事村里的场馆管理,一边从事陶艺教学,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和泥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捏的泥巴还成了艺术品。”朱群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我们的一些乡建探索,一般是政府组织下乡去刷墙壁,艺术家去村子里给自己造梦,其实跟村民没有太多的关系,村庄很美、房子设计得很有文艺范儿,政府与艺术家满意了,但是村民不知道锄头往哪里放了、鸡在哪里养了。”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勇认为,湖州在“艺术乡建”中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强化农民的参与度,既激活当地资源,也让村民的所学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加持,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

“‘艺术乡建’只有置身于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宏观背景下,才能取得实效。”湖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覃泓说,全市文联系统聚焦“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践行“实干争先·奋斗有我”的号召,将以“塑造本土化、培育品牌化、带动长效化、组织全域化、创作多样化、赛马比拼化”持续推进“艺术乡建”全域行动,希望通过艺术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一美好愿望,能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可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