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退役军人赵永朗:回乡闯出一片天 敢叫穷村换新颜

发布时间: 2022-05-1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闫景臻


赵永朗,曾经是双午村民眼里“富得流油”的大能人。他于1993年参军,1996年退役回到家乡后,在县城从事客货运运输和房地产开发,到2012年,年收入上百万元。

image.png

而那时的旺苍县双午村,却是高阳镇出了名的贫困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161户人家505口人,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村上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架高压线、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民们常年过着“务工保零用、种粮保肚皮、养猪保过年”的“循环生活”,村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2013年,面对贫困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时年39岁的赵永朗怀着身为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外出经商的优厚收入,回到双午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短短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火车头”

赵永朗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干部,上任伊始,他用半个月时间走访了全村161户住户。“村子强不强,全靠车头带”,面对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年轻干部青黄不接、发展思路滞后的问题,他提出了“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工作法。如今,党组织凝聚力强、“两委”班子发展意识浓、干部队伍团结,成为双午村的“金字招牌”,并在连年的述职考核中均列前茅。双午村经济发展蓝图也在发展活力十足的村“两委”班子勾勒中逐渐清晰,群众脱贫致富增收走上“快车道”。

“在我的任期内,要让村上有标准化阵地、社社有硬化路、家家有致富项目、户户有电视网络、人人有安全饮水。”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是个能干人!”“大家相信他!”提起赵永朗,村民们总会夸赞一番。

美丽新村“铺路人”

赵永朗是一位踏实认真的干部,他始终把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认真调研,他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积贫积弱困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2014年初,他便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发动村民们投工投劳搞“众筹”修路。看到筹集来的修路钱不够,他还背着家人拿出准备在县城买房的50万元购买了河沙、水泥、机械等材料工具。

image.png

历时半年,4.6公里盘山路在隆隆炮声中盘旋而上,2015年,在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他再次垫资近200万元将这条泥结碎石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凭借这条路,山里的土特产运出去了,先进的生产机械在山沟里“大施拳脚”,曾经的“背篼经济”“吆喝经济”一去不返。

短短几年内,赵永朗带领村社干部群众先后硬化村社道路8.5公里、入户路3.5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处,改造农村电网188户,群众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发展瓶颈迎刃而解。同时,赵永朗争取项目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站3个,将2、3社30户农户易地搬迁到1社修建集中安置点,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新村建设,双午村村民从石板房、土坯房搬进“乡村别墅”,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乡村振兴“领头雁”

赵永朗是一位用心的干部。2014年,他立足双午村本地资源优势,带头筹资20万元养殖肉羊1000只、土鸡3000只,种植核桃3000亩,年终实现户均2万元的可观分红,点燃了村民跟随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的激情。2015年,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他牵头筹资100万余元成立双午村福禄仙源畜禽林果专业合作社,争取到了1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村民采取“分红集中饲养+实行自主散养+租圈租羊饲养”三种方式发展畜禽产业,并率先在全县开通电商平台,助推群众脱贫致富,使当地致富产业和致富能力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在实现整村脱贫的同时,2015年12月28日,赵永朗作为唯一一个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在全省脱贫攻坚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路走来,赵永朗带领村“两委”不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蛋鸡、生猪养殖,茶叶、猕猴、核桃种植并建立光伏发电等产业,强力推进产村一体,还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破解贫困群众致富增收难题,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展新领域,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致富,为推动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双午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9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1000元。

image.png

如今的双午村,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四通八达,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都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赵永朗也先后获评“广元市优秀基层干部”“广元市优秀农民工村党组织书记”“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好人” 等。


“山中飞回领头雁,地上羊儿跑满山,穿山公路扶摇上,双午已是幸福园......”流传在双午村这句顺口溜,传唱着赵永朗回村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