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滚动新闻 > 

王晓辉:不负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 2022-04-1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编者按:作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总编辑,多年来,王晓辉带领这个国家重点新闻媒体,致力于改革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反响。一个著名文化学者、资深传媒人,深耕丝路文化传播领域多年,他有着怎样的感受与体会?本期,我们对话王晓辉先生,听他来讲述这些年的“丝路之缘”。

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丝路文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截至2021年11月20日,中国与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身居国际传播最前沿的中央媒体的主要负责人,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各国各地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方面的作用?

王晓辉:“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如果没有给别人带来真正的利益,它就不会得到这么广泛热切的参与。这一点首先就是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中国作为倡议国,我们其实始终秉持着“共建共享”的态度来建设“一带一路”。一旦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带一路”上说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那绝对建设不好,因为你只是其中的一份子,你要为所有的国家去谋福祉。“一带一路”倡议,最后一点叫做“人心相通”,这“人心相通”实际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最难点。

从张骞“凿空西域”开始,中国和其他的国家文明互鉴、贸易交流、互相促进、彼此受益,这才是丝绸之路得以延续至今的关键。

张骞把葡萄、石榴,以及胡琴、西域乐曲等带回中土,同时也把汉朝的一些文化服饰、先进的技术带到西域。不仅是张骞,后来那么多商旅僧人,包括很多诗人都到过边塞,通过这些交流也一定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实际上,贸易交流确实给丝绸之路带来了繁荣,但是几百年上千年过去,留下痕迹的是什么?更多的是文化。今天我们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我们到新疆去,这一路上的这些文化古迹,包括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在这条路上打下的烙印,至今还是能让我们触摸得到、感受得到。不仅是我们这些媒体人能看得见,当地身在其中的人民他更是能够感觉到。

所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确实是给目前国际经济上“逆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一股清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注入了一种活力。

作为一个媒体的负责人,我一直在关注着“一带一路”的建设,特别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丝路沿线这些国家我都去走过,有的是去推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的是开一些国际论坛。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欣赏。

我作为一个媒体人,实际上也是带着一种欣赏的心态去看人家的文化,包括印度、东南亚的国家,还有欧洲国家,最远的我还走到了非洲,走到了好望角。当地的媒体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也都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

各个国家的人文交流目的是什么?因为贸易的交流使我们互通有无,发展经济,人文交流是让各个民族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说得炫一点,就让文明之花开得更绚烂。

我觉得在文明互鉴方面,“一带一路”的作用非常大,有的国家可能在贸易交往未必有那么多,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它是一个重要的链条,它在东西方文化传递的重要的通道上,自然也有了很多文化、文明在那里沉淀。比如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实际上都打下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这些文化的烙印、文明交流让各个国家的文明更丰富,更多姿多彩,更有生命力,我觉得这是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断创新策划特色精品节目

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

《丝路文明》:刚才您说了,“一带一路”除了促进物质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人文方面,推动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网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华文明,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王晓辉:中国网是2000年正式建立的,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20多年来我们从10多个人发展到400多人,从原来的几个语种,发展到现在用9种外语在讲中国故事;从单纯的文字图片发展到视频多媒体,如今我们海外社交媒体的总粉丝数达1亿9000多万。而且从内容的互动率、转发率的角度来说,我们在重点新闻网站里也是名列前茅,这都是我们在业务层面上的创新。

从内容层面上,我想说的就是我们做《中国3分钟》《似是故人来》等等。《中国3分钟》是一档英文的短视频评论节目,重在表达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是向海外的社交媒体的受众介绍中国的文化。

2016年谷歌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4∶1击败了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震撼整个围棋界,甚至很多人对人们还要不要学习围棋产生了怀疑。我们当时做了一期节目,除了把围棋里的中国智慧介绍出去,最后的结论实际上是“山高人为峰”。软件再厉害,它是人写的,所以还是要对科技有信心,更要对我们人类自己有信心,对我们的文化有信心。

再比如梅葆玖先生的去世,对于京剧来说那是一大损失。我们以此为引子做了一期栏目,实际上后边两分半钟就是讲中国的京剧。京剧的生旦净末丑,优美的服饰,婉转的唱腔,程式化的一些动作,特殊的表达方式……把京剧这种中国文化的瑰宝用这几分钟介绍出去。

当然,三分钟之内不一定能把围棋或者京剧给人家讲清楚,但是我起码给海外的几千万受众留下印象,他下次到中国旅行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到前门去看一场京剧。对中国文化来说,我们中国网利用我们的传播,就为中国文化交了一个朋友。

还有我们尝试过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直播参观兵马俑,利用Facebook进行直播时,53分钟的时间有150万人观看。而真正到兵马俑参观的人,一年也就五六百万人!

第一期《中国三分钟》是2015年的5月9号那一天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俄罗斯红场阅兵,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直到今天没有断,六年多了可以说是筚路蓝缕连滚带爬做到了现在。《中国三分钟》它就是“马赛克”,每一期就是一片一片的“马赛克”,每一个讲一个中国故事的小的方面,一个两个三个现在已经做到了三百六七十个了,那就展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形象。

另外讲到《似是故人来》,这个节目第二季的10集也马上就要全部上线了。这是中国网大家头脑风暴创作出来的一个项目,而且我自己也是倾注了时间感情,也希望把它做好。

跟袁隆平、樊锦诗这些文化大家们坐在一起的时候,谈起中国文化,他们不仅是对自己的领域有着深刻的研究,对中华的文化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深深的热爱,他一讲你立刻就有一种深深的吸引,而且回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和故乡的那种感觉。心头一热,游子归乡,就是这种感觉。

我和这些文化大家基本上都不熟悉不认识,但是一谈起中国文化真的“似是故人来”,我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通过我和那些文化大师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在现场发生的这种场景把观众也带进去,有这种代入感,《似是故人来》成为文化的故人,是中华文化的故人。这是我们做这个栏目的初衷。

其实《中国三分钟》里面我做了很多关于丝路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但是只是谈一些观点、一些数字等等。《似是故人来》跟丝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就是《不负敦煌不负青》《丝路未远 长安如故》这两期。

有时候我们想丝绸之路很遥远,当你到了西安的时候,你就觉得丝绸之路就在你身边。现在你走在西安的回民街上,都能看到回坊的人们面貌特征和我们还是区别比较大的。你仔细看一看,他们的祖先就是从丝绸之路过来的。包括里面的食物,一下子你会觉得自己跟历史真的很近。你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段历史,它影响着中国了。

在《丝路未远 长安如故》这期节目中,我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一起在回民街吃羊肉泡馍,放着大蒜、放着辣椒,喝着石榴汁,这一桌子的东西其实都是跟丝路有关系。

我们活在历史当中,也不能拘泥于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对外传播媒体的总编辑,就要为“一带一路”建设,从传播的角度上去讲清它的好处在哪里,它的利益在哪里?共建共享,它能给各国人民带来什么?特别是在促进文化的交融互鉴方面的好处有哪些,这个是对人类文明的更高层次上的一个贡献,所以不要觉得我们自己的工作没那么重要,我们真的是很重要。

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把咱们对外传播的工作讲好,把中国故事讲好,我们就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文化传播工作者

应有讲好丝路故事的使命感

《丝路文明》:在《似是故人来》这档节目中,您专门走了敦煌和西安。从传媒人这个角度,您对于西安和敦煌这两个城市有些什么感受?您如何看待这两个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王晓辉:先说西安,西安这个城市以前英文介绍的时候,是the place where Chinese history was made。中国历史是在西安开始创造的,说的可能是过于绝对,但是相当有道理。谈中国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历史都绕不开、离不开西安,包括“西安事变”,它是影响了中国解放、抗日战争进程的一个城市。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到了西安,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西安走不多远,就能看着唐朝、明朝留下来的建筑、遗迹,钟楼,鼓楼,还有全国唯一一个完整的城墙,很多门楼,底下有车,老百姓就在旁边走,发挥着它的功能和作用。这个很少有城市能做到这一点。

在西安,你就能够看见大雁塔、小雁塔。它有传说、有故事,有记载实实在在的历史,就在你的身边,令人悠然神往。

西安还有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中国最悠久的馆藏之宝最多的陕西历史博物博等等。

另外,至今还有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保留在当地人的语言、饮食、生活习惯当中。到了回民街,就仿佛看到1000年前在大唐的时候,那么多粟特人、西域人来到长安做生意,看着回民街人的长相,听着他们说话的口音,你就觉得你仿佛也站在历史当中,就好像丝绸之路就在你身边。

再一个就是唐诗里面“灞桥折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都能在西安找到痕迹。这种厚重的文化氛围,一直延续到今天。

还有一点最特殊的,西安一两千年来,一直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今天仍然如此,仍然是人口在全国排到前几位的一个大的都市。

所以这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在今天仍然涌动着鲜活的生命力的城市,让人既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也能够回首看去丝绸之路驼铃之声一路响到今天。

敦煌呢,属于盛开在沙漠里的一朵鲜花,很特别。明清晚期,实际上它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了,要不是因为是王圆箓道士偶然发现了敦煌的经卷,要不是斯坦因等人把敦煌这么多经书掠走,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恐怕它将永远埋没在西北的荒漠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敦煌莫高窟离敦煌市比较远,但当年它一定是个非常繁荣的地方。丝绸之路商旅往来不绝,大家在那里凿石窟许愿,去为自己为家人祈福,官员为仕途上走得更好祈愿,逐渐地它成了佛教文化在中土和西域之间的一个圣地。

敦煌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我个人比较多的体会是,这几代敦煌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包括现在的院长和工作人员,一直用一种坚守的精神在保护着中华文化的瑰宝,确实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

他们这些人都有条件选择过不同的生活。常书鸿已经是个成名的画家,在法国已经很有影响,完全可以留在法国,但是他选择了一个人坚守在敦煌。樊锦诗也是,北大的毕业生,却守在这里几十年。特别我看到常书鸿和段文杰的墓就在敦煌石窟对面的沙漠上,两个黑色的墓碑。樊锦诗说将来我也到那儿去,意思就是死了都要守望着敦煌。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因为有这样的热爱中华文化、能够坚守的人,在承担着他们的研究传承保护的使命。没有这些人敦煌早就完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质。敦煌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呢,它不仅是这种看得见的壁画、洞窟,它是沉淀在敦煌这种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中的独特的文化性格、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从前秦开始,敦煌人一代一代地开凿石窟,很多工匠他们一辈子就在这里,几十年又几十年、一辈人又一辈人地这么传下去,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以坚韧的毅力在做这种保护,才使得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流传下来。这也是让我做这个节目当中最为感动的地方。

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虽然不是凿洞窟的,但也要有这种精神、这种使命,也要一点一点、一期一期地做好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故事。

在变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丝路文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智慧,使得古老的丝路盛景再现当世。作为国家级对外传播平台,中国网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共建沿线国家人民的文化互通、民心相通方面还有哪些设想?

王晓辉:中国网作为国家级对外传播平台,要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首先要对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有深入的了解,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深深的热爱,这是我们做好对外传播的基础。然后就是我们要外知世界,要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想跟人家去交流,你必须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宗教习俗、民族文化方方面面要有深入的了解。

同时,对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我们要带着一种好奇、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才能够平等地去互鉴,这样我们才能把交流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样的媒体,首先一个就是我们要有选择传播的资源的能力。

什么是我们需要传播的?讲人家的故事、讲我们自己的故事,到底讲什么?和其他国家去对比,去借鉴,去创造发展,不断更新。“了解”这两个字非常重要。

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历史的方法上有一句话,叫“了解之同情”,这是他研究历史的一个方法。要研究唐朝人的历史,你必须得了解唐朝,这个同情就是说你要像唐朝人一样思考,你才能写唐朝人的历史。这个同情是一种心灵相通,是一种共情。

我们做传播也需要这种“了解之同情”,之后才能够选择好传播的资源。

一个议题设置很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龙象之争,从议题设置这个角度说美国人英国人就设置得很巧妙。然后中国和印度学者先写出书,媒体大肆宣传,智库跟着深入解读,政客从旁边煽风点火,影响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实际上中国和印度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为什么没有龙象合作?所以这个设置议题非常的重要,我们现在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绝对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最好的最大的议题设置。

还有一个就是讲故事的能力。我们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包括语言层面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语言两个方面,来做好对外传播。因为东西方文化语言本身就有差距,中国话本来就不太好懂,现在又加了很多政治的东西,语言特点就有很大差距。

我经常讲周总理在1954年带着中国的代表团到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代表中国外交“首秀”的一个故事。当时带了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算是传播中国文化。在写节目单时就直接硬翻译成《梁山伯与祝英台》,总理一看说这不行,这对外国人来说他们根本看不懂这是两个人还是两个东西,为什么不叫“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呢?这是两个基本一样的凄美爱情故事啊。

所以这讲中国故事的道道就是非常多。

再一个就是新时代新环境下要做好传播,我们还需要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营造互动的能力。

怎么才能把中华文化进一步传播好,这是我们对媒体传播的人的一个要求。我以前经常说一五一十地去摆事实,心平气和地去讲道理,娓娓道来地去讲故事,立场坚定地去讲观点。最后我们是要端庄大气,做好对外传播。中国的故事,丝绸之路的故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都可以这么讲,都要这么讲。

《丝路文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网如何布局国际传播新格局,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助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王晓辉:中国有连续不断的五千年文明,不愁没有好故事。五十六个民族多彩多姿,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故事,一百多年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四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故事,近十年来中国新时代的发展故事,这五千年、一百年、四十年,十年……还有今后,我们都有很多故事可讲,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宝库,怎么去讲好这些故事,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新形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给世界也带来新奇甚至猜疑,在此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从事对外传播讲中国故事的人来说,一定要在变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大的立场观点,以最真实的视角,将我们中国的民族优秀文化、百姓衣食住行、社会发展变化等,转化成故事向世界娓娓道来。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开始有人讲中国故事了,但是我们不能总讲老故事,不能用老的方法,讲一成不变的故事,因为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故事也是在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人民不断的自我奋斗,当下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速度和成绩也许是我们自己和世界都没有想到的,小康生活从“遥远”变成了“现实”。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中国、说明中国、阐述中国,不仅是我们自己需要,国际社会也很需要,我们更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