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滚动新闻 > 

提升国际门户枢纽能级 激发公园城市开放经济活力

发布时间: 2022-04-11 |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琦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新时代中国面向全球发出庄严的开放最强音。

开放是时代的永恒主题,给成都发展增添持续动能和活力。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明确支持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在任务举措中,《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成都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强化“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将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将着重从哪些方面发力加快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就《总体方案》涉及的开放主题进行了解读。

打造开放高地

服务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实践。

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成都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历史上,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成就了昔日蜀地的繁荣与兴盛,让成都成为沟通南北、连接中外的要冲之地。

《总体方案》提出,成都要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强化“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国家十分重视和支持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让成都从内陆腹地跃向开放高地。”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都明确支持成都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如今,“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已成为成都城市发展中的高频词。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极核”城市之一和四川省的“主干”城市,成都始终把开放作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聚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做好、做深、做足开放这篇大文章,提升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位势能级。

因为开放,成都的“空中丝绸之路”持续扩容加密,依托“两场一体”协同运行,已构建起由131条国际(地区)航线布局形成畅连全球五大洲的空中桥梁网络。与此同时,成都的“陆上丝绸之路”也不断扩大外延和半径,从成都始发的国际班列贯通欧亚,累计开行量已超过1.6万列,形成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协同运行新格局,中欧班列(成渝)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同样因为开放,成都与全球228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经贸往来,2021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8000亿元、进一步巩固“西部外贸第一城”地位,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连续四年在全国综保区中位列第一。与此同时,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312家,外商直接投资连年稳居中西部第一,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21家。

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表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赋予了成都新的时代使命,市口岸物流办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发展定位,聚力高端要素运筹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不断提升城市枢纽链接、要素适配和资源运筹能力,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开放支撑。

实施全域开放

赋能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

当前,成都发展站上新起点、进入新阶段,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承载着一座超大城市2100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是生产组织和市场衔接的基础节点。放眼全球,当今时代谁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谁就能占据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的节点位置,带动城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如何推进双向开放,《总体方案》指明了方向和主要实施路径。

《总体方案》提出,促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协同运营,增强航空货运能力。提高中欧班列集结能力和运营质效,提升国际铁路港枢纽承载水平。升级扩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改革探索,增强四川天府新区、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开放能级,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支持按程序申请设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

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称,接下来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密切沟通联系,围绕推动成都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高水平开放,突出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导向,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筑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战略优势,将枢纽开放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努力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的城市名片。

首先,是加快建设内畅外联、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国内开放通道,让公园城市畅连全球。市口岸物流办将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和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导向,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覆盖全球重要政治中心、经贸中心、文旅中心及航空物流中心的航线网络,完善“7+5”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通道布局,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构建完善链接全球、畅通内外经济循环的开放大通道。

同时,提升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枢纽作用。发挥成都已建成运营的双国际枢纽机场优势,推动“两场一体”协同运行、差异发展,视新冠疫情发展情况积极稳妥推动国际客运航线复飞,全面加快国际货运航线拓展,优化提升航空枢纽客货服务品质和中转服务水平,增强成都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国际功能。同时,优化国际班列“枢纽对枢纽”开行模式、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国际集疏运系统,提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班列等多向度班列运营质效和衔接水平,增强成都国际铁路枢纽集疏能级,提升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功能。

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赋予成都时代使命,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城市极核主干功能和全球辐射能级不断提升。成都的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将为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成都天府、双流“两场”年航空客货保障能力达1.2亿人次、280万吨。综合铁路枢纽建设方面,成都已建成“1环10射”铁路网络,线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川藏铁路等一批高等级铁路项目正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已获批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同时,成都是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带宽、城域网出口带宽位列全国第五,获批全国“东数西算”工程8个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之一。

推进双向开放

激发公园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去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其中,特别明确要求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这赋予了成都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的时代使命。围绕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定位和目标,《总体方案》明确了四项任务举措,其中包括“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要求营造开放包容、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等。

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强劲。面对疫情冲击和压力,去年成都外贸依然实现稳定增长,今年以来,顺丰航空西部总部、空客全生命周期服务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前两个月全市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59.8%,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4.8%,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6.8%,在全省外贸运行中主干引领作用明显。其中,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逾四成。

开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力实施高水平开放,成都科学谋划、精准部署,提出了全面实施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等五大全面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落地落实“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的任务举措,会同相关部门一起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其中,包括加快打造以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等为核心载体的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转型升级,设立自贸试验区东部新区新片区,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天府国际空港综保区,建强国别合作园区,增强中国—欧洲中心发展能级。

同时,强化“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功能。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等经贸合作,拓展东盟、日韩等区域市场。推动外贸量质提升、结构优化,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试点,做大货物贸易和转口贸易规模。(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原标题:市口岸物流办:提升国际门户枢纽能级 激发公园城市开放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