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北京坊:新地名典范传播“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发布时间: 2020-09-1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李海荣 | 责任编辑: 吕欣

地名是记录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见证者。随着社会的变迁,新地名在北京层出迭见。坐落于前门步行街西北的北京坊,相对于其前身闻名遐迩的廊房头条,当属地名中的后起之秀。近几年,其地名传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谓节节攀升。

一、特色命名是新地名传播的前提条件

里坊制是我国古代一种布局规划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城市格局分配制度,也偶用于官署、工场等格局的划分。元代定都北京后,依据《周易•系辞》“大衍之数五十”,将大都划分为50个坊。明清亦沿用这种区划制度。例如白纸坊就是北京仅存的尚在使用的坊制地名。

北京坊,并不是历史上里坊制的产物。但其规划之初,便注重挖掘文化积淀、传承历史脉络,取“坊”之名,寓意其为前门商业区中不可或缺的一处格局。冠以“北京”,更体现了它立足成为北京之窗、承担首都功能定位的目标与愿景。同时,其英文名称BeijingFun,无论译义还是谐音也都十分巧妙。可见,有特色的命名是新地名得以迅速传播的前提条件。

二、区位优势是新地名传播的先天基因

北京坊东起珠宝市街,西至煤市街,北起前门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条,总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它地处首都核心区域,位于天安门西南,毗邻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著名文化场所,是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核心地带。

600年来,前门商圈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闻名。这里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绵延着清晰的城市肌理脉络,累积着浓郁的商业氛围和丰富的商业资源,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地烙刻着北京商业文化的印迹。

作为这一带地名生态圈中的新生力量,得益于先天优越的地理位置,北京坊一经出现,已然成为北京地名文化的重要符号。

三、品牌定位是新地名传播的口碑途径

北京坊是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中轴线景观节点建设的重要项目,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住建部关于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精神的典范之作。

本着尊重历史、向历史致敬,展望未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的理念,北京坊力图打造“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其独具匠心的品牌定位,使它成为与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同国际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舞台。

1.空间格局定位

为遵循大栅栏地区的历史风貌,北京坊延续了民国时期的建筑特征,呈现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

跨越百年的北京劝业场,正位于北京坊的中心位置。其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劝工陈列所”,开创了中国文化商业展示的先河。“劝业”蕴含着“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的精神,展现了时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也寄托了一个时代实业强国的希望。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劝业场又成为北京最时髦的去处,箱式电梯、开放式卖场、新兴的电影院、歌舞厅、台球厅……堪称北京“ShoppingMall”的鼻祖。当时的竹枝词这样唱道:“放学归来正夕阳,青年仕女各情长。殷勤默数星期日,准备消闲劝业场。”

秉承“劝业精神”,继承商业基因,以百年劝业场为中心,依托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文保建筑,北京坊规划出文艺展演空间、文化生活空间、国际生活空间以及慢享空间四个主题布局,为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业态模式定位

百年后的北京坊不仅通过建筑保存了这个街区的历史文化记忆,更在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通过业态重构和选商原则,继承了北京这座城市一贯秉承的和而不同的理念。

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北京坊将通过引进中国精品品牌和国际时尚品牌,凝聚艺术核心资源,打造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构建历史与现代共生、东方与西方交融、有机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业态模式。

目前,包括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全球第二家MUJI酒店、天竺综合保税区等在内的高端品牌已陆续入驻北京坊。未来,更多涉及科技文创、餐饮美食、共享办公等多元品牌的入驻,更将把北京坊打造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温度的商业综合体。

3.消费群体定位

前门商圈向来以非本地游客为主要消费群体。北京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地区消费群体的主要来源和年龄层次。大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坊本地消费群体占比85%,25岁到3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63%,女性占比62%。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缘于北京坊“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品牌定位。以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为例,作为一座融合当代文化、先锋艺术与流行商业的复合空间,各种艺术展览、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品牌发布会等层出不穷。北京坊通过举办露天音乐会、FUN市集、国际设计周等多元且高品质的文艺沙龙,致力于整合国内外各类艺术资源,培养新生代青年艺术家力量。新地名也在川流不息的客流中得到了很好的口碑传播。

消费群体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北京坊主打的亲情定位。生活是北京坊的灵魂。它不完全是一个商业项目,更不是一处纯粹的旅游景点。相反,它一直注重在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引领,避免过度商业化、商品世俗化和旅游脸谱化。

从设计之初,北京坊就致力于保护周边社区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把他们既当做参与者,又当做共建者,更当作共享者,力图构建一种和谐的邻里共生态。它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共享车位,还注重与社区进行文化互动,例如举办胡同微型马拉松、大栅栏生活节、东邻西坊艺术节等。由此看来,北京坊不仅是一个商业消费场所,更是一个体现城市温度与生活乐趣的公共服务空间。新地名也在本地人群口耳相传中得到了有效的亲情传播。

另外,夜经济也是促进消费群体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夜经济展现了城市风貌夜晚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这个城市的消费习惯与商业文化水平。去年,北京市商务局印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通过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等十三条措施,计划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前门商圈成为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之一。

夜生活的丰富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的活力指数与现代化水平。在多元文化汇聚、年轻消费群体集中的北京坊,夜经济不仅推出了旺顺阁、北平花园等8家餐饮为代表的深夜食堂,更融合了艺术、文创、文博等新兴消费业态,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符合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与期待。以24小时不打烊的PageOne书店为例,它既是一个书店,又是一个艺术空间。在这里,透过180度大窗和景观露台,抬眼可见壮美绚丽的正阳门夜景。它不仅全时营业,还时常举办只在凌晨开放的背包客自发活动。深夜上百人齐聚一堂聊故事的特色体验也为新地名带来了专属人群的精准传播。

综上,北京坊以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定位为指引,着力打造中国式生活体验区,不仅成为传统文明与现代创意有机融合的活力街区,更成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北京坊这个新地名也在声名远播中愈发响亮。

作者:李海荣,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干部,北京史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