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甘肃临夏拟改名河州 地名更变要考虑什么? | 智观地名N.019

发布时间: 2020-07-10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黄帅  | 责任编辑: 胡俊

原标题:甘肃临夏拟改名河州 地名更变要考虑什么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消息,日前甘肃省临夏市拟改名为“河州市”,现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此事一经曝光,便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其实,临夏市要改名的话题,已在坊间流传很久,而且今年6月,当地还组织召开了临夏市行政区划名称变更调研座谈会,对此进行研讨。可见,官方也认为此事事关重大,需要充分了解与尊重民意,审慎而行。

坐落于甘肃省临夏市规划新城的核心区域的临夏民族大剧院。

按照当地政府给出的理由,临夏市改名为“河州市”,是为了彻底解决同一行政区域内,临夏州、临夏市与临夏县三地重名造成的诸多现实不便的问题,而且也是为了尊重临夏的历史文化与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传统。从这个层面上看,城市改名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因素,也要顾及现实中的公共行政管理、民众生活与城市的外部形象问题。

临夏之所以会产生“一地三重名”的现象,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临夏是中国知名的回族自治州之一,州政府驻地在临夏市,而在市区西南部,还有一个临夏县,这种复杂的行政区划不仅让外界很容易混淆不清,也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临夏本来就别称“河州”,这一名字具有较强的民意基础与文化底蕴。综合上述因素来看,临夏改名“河州”也未尝不可。

其实,城市改名并不只是行政区划上的变更,更是一个地区文化认知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近几十年来城市改名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成功的案例之一,莫过于云南省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中甸县本来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之地,本来并不为人所知,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一直没有充分发挥效用。

为了提升社会知名度,发展本地旅游事业,2001年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本来是英国作家希尔顿在畅销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一个神秘美好的东方秘境,如同桃花源一样的存在。当地巧妙地利用了“香格里拉”这一知名文化符号,打开了城市改名的新渠道,也给本地带来了丰厚的发展资源。

除了发展旅游业,提升知名度之外,还有一些城市改名,则是为了民众生活的方便,并增加地名的通俗性与辨识度。比如,陕西省盩厔县得名于“山曲为盩,水曲为厔”的古语,这个名字用了两千多年,但“盩厔”两字太过冷僻,非常不利于外界辨识,而且地名笔画甚多,也给当地人的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最终依照“同音更变”的原则改名为周至县。

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陕西省葭县,因当时很多人不认识“葭”字,就在上世纪60年代改名为佳县,同样是为了使用方便与辨识清晰。还有醴泉县改名为礼泉县,沔县改名为勉县等例子,都是如此。

从以往的案例看,要兼顾新地名的使用便捷度与文化内涵,才是改名的必由之路,那些只顾“用得方便”却破坏了当地地名文化内涵的做法,会引起不小的争议,长远来看,并不可取。随着时光的淘洗,地名更变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除了成都、邯郸等个别城市,多数城市的地名都变更过,甚至有过多次变更,形成了有趣的地名变更史。

因此,城市改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当地政府在如何选择新名字上,要兼顾历史文化底蕴、社会民意基础,使用便捷程度等因素,谨慎为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7月10日 02 版

中国网《智观地名》栏目简介: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也是了解一方水土的重要窗口。地名文化应成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牵引。我们用理性的声音回望传统,用睿智的见解讲述中国。聚焦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交流,携手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