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政务 > 政务要闻

今年前5月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症结究竟何在(图)

发布时间: 2016-06-23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张月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如何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与动力更显迫切。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走访了多地多家民营企业,关注民企最迫切的问题,聆听民企最真实的声音。就调研中发现的地方政府简政放权不到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具有共性的问题,记者采访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之策——

  简政放权不到位,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跟不上——

“土政策”成了拦路虎

“现在各方资金需求量大,业务增长速度快不快?”面对《经济日报》记者的提问,小何的笑里满是无奈。3年前,小何与小伙伴们一道,在西南某省的省会城市办起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本来以为手上有一些核心金融资源,创业之路会顺畅一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初创企业的业务发展,真是步步艰难。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土政策’,让人常常碰壁。”小何说。

何为“土政策”?小何解释道,金融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监管政策无法跟上这一节奏。由于对新生业务不知如何审批,有的地方设置了高门槛,导致审批通过率低;有的审批流程十分繁琐,令人望而生畏;还有的地方,工作人员对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不甚了解。种种“土政策”,导致从业者“路虽少跑了,事却办不成。”

此前,小何办理过的一笔贷款业务就非常尴尬。按照流程,金融公司在发放贷款前,如果有担保公司介入,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要在将资产抵押给担保公司后,小额贷款公司才能放贷。而在小何业务发生的城市,当地房管部门并不认可这样的流程,一定要企业将担保资产抵押在当地的一家银行。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银行并不放贷,却拥有资产抵押物。可如果贷款出现问题,所有风险就会由担保公司承担。人为设置的环节,增加了各方成本,加大了资金风险,也给无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业务,带来了更多的障碍和难题。

此外,同一政策,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方落实过程中,也存在着“温差”。小何的直观感受是:离省会城市越近,办起事来就越快,反之则慢;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办起事来就越容易,反之则慢。“有的偏远地方,很容易出现多项审批互为前置,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让项目陷入死循环。”小何不无感慨地说。

专家点评:当前民间投资严重下滑有我国经济形势整体趋势的影响,也倒逼着我国民间投资准入管理制度改革。在现行市场准入制度下,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准入程序复杂、准入公平性不够、准入透明度不高,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本和行政成本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应在试点地区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通过负面清单清除存在的不当准入限制,如一些部门的“潜规则”和地方的“土政策”,使民间投资主体真正获得公平的、透明的、开放的市场准入条件。特别是在电信、石油、电力、铁路、金融保险、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等领域,减少或消除民营企业进入所面临的诸多限制,打破“弹簧门”“玻璃门”,提升市场开放度和透明度。同时要切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当前下放取消事项“数字很好听,效果不明显”,要更加着重取消和下放“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记者刘 畅)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