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召开烈士事迹展陈馆展陈大纲研讨会第一次会议暨展品征集动员会
“做好烈士事迹展陈馆建设工作,不仅是对烈士英勇精神的崇高致敬和永恒纪念,更是对侨乡文化乃至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广泛传播。今后,我们还将加大烈士事迹宣传工作力度,让英烈精神永远照耀后人。”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褒扬纪念业务负责同志表示。
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近期,江门市召开烈士事迹展陈馆展陈大纲研讨会第一次会议暨展品征集动员会,军地8个单位(部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魏法谱,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王志润,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李吉宁,新会区原文化局局长、文化馆原馆长刘程方,新会区委党史办公室原主任叶发琼参会。会议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黄玉华主持。
首先,项目设计团队负责人汇报了江门市烈士事迹展陈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建设设想,计划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在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场所及其所承载的历史内涵等方面,全面反映江门五邑籍或在江门地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突出贡献的烈士及其事迹。
▲会议现场
▲省、市特邀代表发言
随后,与会单位围绕大纲编写、图片展示、展品征集、实物模型、多媒体数字互动展陈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提出,要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确保史料客观真实、经得起检验。市档案馆、市文广旅体局从藏品征集、藏品保存方面提出建议,要确保展品与内容匹配度高,能实现故事延展。市民政局提出,要将烈士事迹与红色地名工作有机结合,深化红色地名作为宣传烈士革命事迹、传承英烈精神的有效载体。市住建局提出,要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以项目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省、市特邀代表表示,项目要创造性将本土红色故事与侨乡文化最大程度融合,使展陈内容不仅见证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同时要将整体空间进行合理有序的划分,设定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使展陈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内容充实饱满,使对象在流淌的红色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礼。
黄玉华提出,与会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准确把握此次会议的侧重点、关注点,优化组织安排,高标准推动项目工作落地落实。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将展陈馆打造成英烈精神教育、红色文化传播、品读侨乡风土人情的重要阵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严格把关,展陈大纲编写要以四个历史时期关键人、事、物为重点对象,扎实做好各个时期江门地区作出突出贡献的烈士事迹搜集整理工作,加强对相关档案、资料、实物等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三是要密切配合,与会单位要加大对大纲编写的指导力度,各单位要做好科室之间的协调联动,项目工作实行“清单化”,逐条落实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四是要深化宣教,大力宣传英烈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把项目打造成对外展示江门红色印记的窗口和本地人了解华侨爱国爱乡的阵地,在弘扬英烈精神、宣传华侨事迹、推动红色与文旅有机融合上发挥更大效益。
▲江门市烈士事迹展陈馆展陈大纲编撰工作组合影
▲走访民间红色文化研究者
据悉,针对烈士事迹记载时间跨度久远、史料收集地域分散广、内容多等特点,江门市组织人员3批次,分赴6个省、13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借鉴吸收党史馆、军史馆、博物馆、方志馆及省内外优秀展馆的设计理念及布展方式,查阅了大量文献,汇总参考书籍50多本,并结合《广东省革命烈士英名录》重新编撰工作,持续挖掘、校核江门地区烈士事迹,开展走访烈士后人工作,核实台山籍烈士黄高阳、陈柏稳,新会籍烈士陈炳炽等烈士信息280余条。目前,正在面向烈士家属、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展品。
▲大纲编撰参考书籍(部分)
▲大纲编撰参考书籍(部分)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江门,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浸润着红色精神的革命热土。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身忘死、英勇战斗,许多英雄志士长眠于侨乡大地,已知为革命而光荣捐躯的烈士多达1341位,英烈们的不朽功勋彪炳史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奋斗前行的强大动力。
接下来,江门市计划将烈士事迹展陈馆项目打造成集合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党性教育、英烈讲解员实践的“四个阵地”来规划建设。军地合力组建英烈讲解员队伍,在清明、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做好英烈宣教活动,鼓励退役军人、学生、军属等结合军地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参与弘扬英烈精神的良好局面,为烈士“丰碑”再添一抹“金色”、让精神“火炬”赓续一脉“红色”。(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陈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