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王天水:抗美援朝老兵 坚守初心使命
泛黄的军人证书,历经岁月洗礼的荣誉勋章见证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血与火。泉州市丰泽区94岁高龄的老兵王天水回忆起往事,止不住热泪盈眶。
1930年,祖籍广东梅州的王天水在印尼出生。1932年,他随父母回到中国。1949年,王天水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王天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担任炮兵营观测班战士,负责绘地势、测射程和修正方向。他回忆道:“战场上,到处都是火光,根本分不清前方和后方。为便于受伤后的包扎,大家剃了光头,并把自己的姓名、所在部队番号做了记号,写在自己的衬衣角上。”战场上,生死只在分秒间。有一次,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敌机投下的炮弹在沟渠里炸开,溅起的泥土几乎将王天水掩埋,造成他的腿、眼睛、耳朵多处受伤。他醒来后发现,四周不少战友已经牺牲了。
王天水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友们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战场上的生活艰苦无比,行军途中,他们连一碗粥都会在战友间相互推让,不舍得吃。1952年,王天水回国。在部队,他先后担任过战士、观察员、文员、军械员、一级文书等职。1956年2月,王天水复员转业到地质部门工作,他业务娴熟、态度热情、有责任心,勤勤恳恳地踏实工作,被单位授予过“先进工作者”6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
1990年5月,王天水退休。退休后的王天水,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在所在的丰泽区华大街道地质社区继续发挥余热。他用自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亲身经历激励社区青少年儿童发奋学习,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影响着社区内的党员,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泉州的变化很大,发展很快。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都是宽敞的马路、高架桥、高速公路、铁路。这样的变化,是过去做梦都想不到的。”作为一名归国华侨和抗美援朝老兵,王天水在泉州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子女都已成家立业。
如今,王天水与儿子王磊同住。王磊说,父亲常会给孙子讲述他和战友英勇作战的故事。近年来,父亲常到国防教育基地、学校、社区宣讲抗美援朝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年轻人沿着先辈的足迹扛起时代重任。(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