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的典型范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维持消费、保障就业、稳定市场、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仍存在较大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同志指出,特别是数字化转型起步早、程度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有的甚至实现逆势发展,而传统企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疫情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尤为敏感,面临生死存亡压力。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复工报批、设备消杀、工厂应急排班、复工供应链、出货物流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在弥补企业损失、支持企业复工、缓解裁员压力、精准控制库存、保障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相关技术可为企业提升约60%的作业效率,降低20%的人力成本,提升50%的管理效率。据有关机构测算,在不考虑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数字化转型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营收增加33.6%,使零售业成本降低7.8%、营收增加33.3%。
然而,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存在着“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现实困境。据有关机构研究测算,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即使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很多中小微企业都是依靠外力,被动应对。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难题,《实施方案》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
能力有两难“不会转”? 施外力赋能!
之所以“不会转”,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基础差。据了解,我国有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多数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也基本处于“上云”阶段,对深度的业务“用数赋智”推进不够。二是门槛高。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共性服务设施严重缺乏,数字化设计、仿真、测试、验证等环境建设往往需要企业自己投入,而中小微企业又往往做不了。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的针对性举措是:一是加强平台赋能,帮助中小微企业转型。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搭建平台企业(转型服务供给方)和中小企业(转型服务需求方)对接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提需求,鼓励平台企业开发更多转型产品、服务、工具,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能动性。同时,对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产品,组织联合攻关。二是强化公共服务,降低转型门槛。支持开展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引导建设数字化转型开源社区,强化平台、算法、服务商、专家、人才、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要承诺确保服务开源开放。
资金有两难“没钱转”? 推行普惠服务!
之所以“没钱转”,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成本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成本仍然偏高,硬件装备改造或替换成本也很高。据测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后利润仅为3-5%,转型成本承受不起。二是贷款难。据有关研究数据,我国中小微企业贷款额仅占银行贷款总额25%,企业信用信息覆盖率为21.4%,广大中小微企业难以覆盖,特别对于轻资产运作的公司,缺少可信抵押资产,贷款十分困难。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的针对性举措是:一是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降低转型成本。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政府补平台,平台做服务。对于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的试点平台、服务机构、示范项目等,原则上应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至少一年期的减免费服务。对于获得地方财政支持的项目,应参照该标准提出服务费用减免措施。二是探索“云量贷”,缓解贷款难。联合金融机构,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的投入,认定为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鼓励探索税收减免和返还措施。
效益有两难“不敢转”? 聚合力建生态!
之所以“不敢转”,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周期长。当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通用性解决方案仍较少,可借鉴案例少,很多需要企业自己摸索,见效慢。很多企业怕还没过阵痛期,就先死掉。二是协同差。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间协同转型不够,数字化产业链和数字化生态未建立,一家企业难以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转型,无法形成协同倍增效应和集群效应。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的针对性举措是:一是树标杆示范和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快速转型。组织平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用户联合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构建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的典型范式,发布转型指引,引导企业快速转型。二是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充分发掘企业间协同放大效益。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推动企业间订单、产能、渠道等方面共享,促进资源的有效协同。支持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的核心企业搭建网络化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跃升,打造传统产业服务化的新生态。
该负责人表示,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短期内,助力企业快速脱困,减小运营成本,缓解订单及供应链压力,同时培育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可能出现的出口下降;中长期,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牵引作用,打通数字化转型链条,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激发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