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智“疫”】第30期:深化新冠疫情认知 强化公众科学素养 优化科技传播生态

发布时间: 2020-03-2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林玮 | 责任编辑: 吕欣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献策献力,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帮助疫情防控工作。中国网政务联合新型智库“国声智库”策划推出【专家学者智“疫”】专题系列报道,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有关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发挥智库机构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功能和国家媒体平台的作用,智议和治疫,助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化新冠疫情认知 强化公众科学素养

优化科技传播生态

林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流行以来,与病毒一起流行的是谣言。此次疫情中谣言传播之广,以至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Infodemic”(information + epidemic,即“信息疫情”)的概念,对疫情中出现的真假信息难辨现象予以概括。而根据财新传媒的统计,此次疫情中谣言的主要部分是关于“科学谣言”,尤其是关于抵抗新冠病毒的种种“伪科学方法”。这较为充分地说明,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科学传播任重道远。

有学者推测,人类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因此,对其进行群防群控,关键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短期而言,要深化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方法的正确认识;长期来说,需要优化我国科学传播的基本生态,强化公众的科学素养。而根据我们在2月底进行全国范围内2987份问卷调查(问卷星)的分析,我国公众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认知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从样本来看,针对新冠病毒具有基础科学素养的公众不足35%,具备较好科学素养的公众不足30%。当然,随着疫情变化,这一数据仍需要有动态的跟踪和修订——公众的疫情认知会随着疫情的深入而提高,但其依然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对此,有必要在科普界、传播界和教育界展开深入的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强化其科学意识,优化我国的科学传播生态。特别是在公共媒体和学校教育中,有必要深入开展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从科学角度引导公众认识国家的制度优势与政策意义,形成有效的群防群控价值基础。

一是尽快出台新的国家科技发展纲要。2005年,中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国家科技规划首次出现科学素养的相关内容。而这一纲要即将在今年失效,也意味着“公民科学素养”将由此进入新的提升阶段,新冠肺炎疫情正可以作为这一转型时期的起点意义。在“后新冠疫情”阶段,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应更加细化要求,明确任务,将“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国之大事。

二是协同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全覆盖。科学素养教育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显现。目前,科学教育(STS)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已基本全覆盖,但在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科学教育课程仍有欠缺。根据调研情况,有的文科大学生完全没有科学类课程,造成了高学历人才不懂科学,甚至相信伪科学这一令人错愕的局面;而大量职工、农民等群体更是缺乏科学教育,这就需要政府予以充分考量,经济发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开放大学、成人学校、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的特殊优势,展开有效的科学教育。

三是建立科技传播的媒介生态新格局。此次疫情期间,人民网、中国网、腾讯网、丁香医生等公共媒体和专业媒体都开辟了“辟谣平台”,对“信息疫情”展开了卓有成效的驳斥与矫正工作。事实上,根据调研我们发现,公众对疫情信息缺乏辨析,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焦虑与恐慌。不少信息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想,大部分公众都能发现其谬误,但在疫情中则显现不出这种反思的理性。这需要科技传播加倍重视信息出口的专业性与信息反馈的即时性。特别是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网、科学网等主流科技专业媒体的作用,建立科学风险舆情应对机制,实现科技传播媒介生态格局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分散转向整合,从自媒体转向主流。

四是突出科学教育与科技传播的互动。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有两个基本途径:科学教育和科技传播。目前来看,科学教育的有效性和整合度要远高于科技传播,特别是STEAM课程引入之后,国家倍加重视科学教育。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教育的在地性,特别是与科技媒体互动的可能性。因此,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就曾倡导要采取多种途径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而强化科技媒体与学校科学教育的互动,强化学校与主流媒体共同推进科学普及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突出科学教育与科技传播的互动,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科技水平,带动整体区域科技传播发展,也是提升公众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整体推进,要求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密切结合,多途径、立体化地使公众科学素养有质的提升。对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有可能作为重要转折的。

作者简介:林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浙江大学企业成长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期责编:胡俊

特别声明:【专家学者智“疫”】系列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网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相关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