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三线”合一开展心理服务 胶州持续彰显民政温度

发布时间: 2020-03-1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于涛 | 责任编辑: 胡俊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加快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胶州市民政局立足实际,围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奋进目标,在推进业务工作的同时,以儿童关爱、婚姻登记、殡葬服务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专业化心理服务,积极构筑“阳光快乐线”“幸福和谐线”“舒缓健康线”,为民政服务对象、干部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人性的关怀,彰显新时代“为民大爱”胶州民政温度。


       专业服务、平台运作,铺开一条“阳光快乐线”


困境未成年人在成长教育中比普通孩子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与挫折,需要更多的阳光温暖来化解成长道路上的羁绊。胶州市民政局实施“三化”举措,给予困境未成年人“贴心”的关爱和帮助。

心理辅导精准化。制定《关于加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5处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调研1300人次,准确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根据调研评估结果,按照“一人一策、因人而异”的原则,链接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减轻压力,创造阳光快乐的成长环境。2019年以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1293人次。

小组服务专业化。结合心理问题调研评估结果,将具有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分类,筛选具有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中小学生,组成8—10人不等的小组,在胶州市关爱中心开展人际交往、健康成长、自信心提升、能力提升、安全教育、生命及成长教育等方面的心理主题小组活动,进一步提升其沟通能力,促进社会化健康发展。目前,已集中开展小组活动24次。

活动开展多样化。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梦想游学等系列活动,先后组织150名中小学生,通过寒暑假集中式课业辅导的形式,提高学习成绩;集中式开展拓展训练服务,在课程中加入唱歌、舞蹈、画画、做手工等特色课程,树立自信心;组织到高等院校、科技馆等实地参观,了解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科技发展氛围,培育良好心态。

换位思考、真诚沟通,搭建一条“幸福和谐线”

针对离婚率逐年上升问题,胶州市民政局设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常态化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有效化解部分家庭的婚姻危机,促进个人、家庭、社会之间和谐发展。

搭建平台。挂牌成立胶州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服务制度,设立独立心理辅导室和婚姻宣传室,在宣传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文化的同时,为婚姻出现危机的家庭提供婚姻咨询、离婚劝和、夫妻关系调适、家庭关系改善、婚姻障碍排除、危机处理、法律咨询、情感疏导等公益性服务。

组建队伍。从社会公开招募选聘具有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律师等相关心理知识的专业志愿者63名,针对协议离婚人员开展婚姻指导、心理疏导、婚姻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确保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性。

化解矛盾。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争取工作主动性,运用心理共情等心理技术,对冲动型离婚或尚有和好可能的夫妻进行“劝和”,鼓励双方换位思考,化解心理芥蒂,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婚姻和家庭,让濒临破裂的感情重归于好。截至目前,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挽救了近200例濒临破裂的家庭,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关怀备至、深入人心,架起一条“舒缓健康线”

围绕缓解殡葬职工工作压力,胶州市民政局通过实施完善设施、健全机制、用心关怀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完善心理服务设施。在青岛民政系统率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等心理咨询设施,为殡葬职工提供心理交流互动平台及宣泄平台,有效减轻心理负担,改善工作情绪。同时,成立殡葬职工心理咨询辅导站,设置心理咨询线上平台,聘请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服务,为职工提供和咨询师一对一、面对面、线上线下等多种交流沟通方式。

建立心理服务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员工作规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形成心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面向殡葬职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辅导咨询,增强殡葬职工的心理调适能力。

设立心理服务讲堂。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常态化谈心交流的基础上,设立心理服务讲堂,加大心理健康辅导力度,促进殡葬职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了解。心理咨询室成立以来,开展“幸福从‘心’开始”等主题讲座6场,辅导干部职工180人次。殡葬职工通过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养成乐观态度,能够更好地掌握跟丧属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丧属缓解亲人离别的痛苦,给丧属带来宽慰。(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