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政策解读

中国教育十年减负路:为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

发布时间: 2016-11-10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孟超

借助科技手段的进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2016年高考结束当天,一场特殊的高考答卷工作在百度公司进行。全国上百名教师汇聚于此,根据真题完成答案,所有考生可根据这份答案,在线估分,并且能了解自己在在线的几百万名考生当中所处的位次,为即将进行的志愿填报做参考。

“高考后第一时间考生便能及时地获取参考答案,评估名次,在出分报考前为志愿填报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有效避免了以往‘蒙着报’‘试着报’的状况,这是互联网为现代教育带来的改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校长于学书说。

这个场景描述的,正是技术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带来的变化。不仅如此,在教、学、评、测等流程,技术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今天的教学模式,而这也为减负这样的教育顽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

传统的课堂,老师们需要通过让同学们举手,或者通过看孩子的表情、眼神来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但基于新技术支撑的课堂,老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随时掌握,一目了然。猿题库联合创始人李鑫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积累教学经验,知道哪个知识点学生更不容易掌握,然后凭借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这种经验,正是一种数据的积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年轻的教师也可在短时期内获得类似‘经验’,从而让教学变得更有的放矢,更因材施教,这是为学生和老师同时‘减负’的前提”。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能力测评,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样能起到减负的效果。”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认为。

“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细细分析,之所以采取“题海战术”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们都苦于没有途径获得一套个性化的试卷,对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评测,只能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一套又一套同质化的试卷当中。记者了解到,基于大数据的积累,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个性化+自适应”式的测评体系,力求通过在线评测,实现随时评估一个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其“对症施治”,再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试题。

“政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技术往往可以实现成为突破口。”洪明认为。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减负?最重要的,是要扼住应试教育的咽喉,优化考试招生选拔制度,培育更多的优质资源。同时,树立理性的“减负”观,理性看待“压力”,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变革,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测的优化,从而真正实现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技术手段的进步为教育带来的最显性的推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