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日前,我国多地已结束中考,并相继对外公布考试成绩和中考加分学生名单。
其中,“在银川投资500万可让子女录取分数降10分”、“昆明中考七分之一人获加分”、“呼和浩特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子女中考可加4分……”引发热议。
新京报记者采访发现,这部分加分并非由当地省份出台,而是地方结合实际需要,出台的“特殊加分政策”。有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中考加分“瘦身”由于涉及多方利益执行困难。
●银川
3年来3人受惠“投资降分”
新京报记者查询得知,根据《2016宁夏银川中考加分政策》,其中明确,低于当地中考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凡来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参加录取”,而每个分数段为10分。
昨日下午,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宁夏地处偏远,西部缺少人才,他们实行“500万可降分”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希望能够通过此举引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但关键字是“降分”不是“加分”,如这部分企业家子女没能达到教育局划定的普通高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可加分进入普通高中,“但仅仅多10分肯定没办法进重点中学。”
“这个政策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享受这个政策的企业家子女不足10个,他们大部分成绩能达标,就不需要这个政策。”他说,2014年,教育部门将“投资300万”增加到了“投资500万”,但从2013年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只有3个人真正享受了这个降分政策。
新京报记者查阅《2016年银川市中考申请照顾考生名单》发现,除少数民族考生外,还有150余人申请照顾政策。
前述负责人介绍,照顾政策针对的对象还包括优秀警察子女等,今年共有58名企业家子女申请了降分资格,但由于成绩还没发布,分数线还没划定,最后确认多少人真正未达标,需要享受这一政策还不明朗。
上述负责人称,当地教育部门一直在响应国家加分“瘦身”政策,之前考虑到受益人数较少,不太影响公平,这两天受到舆论关注后,“政策给人用钱换分数的错觉,”当地教育部门也在考虑是否应该就该政策作出调整,具体的情况他们将通过了解、调查,再根据是否有这一需求,进行慎重权衡。
●呼和浩特
曾有环卫工为加分造假工龄
呼和浩特在今年的中考招生通知中明确,“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含10年)的职工子女可加4分录取。”
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科长高晓林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的政策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市政府和教委参与制定,主要针对的对象除工作时长达到10年的一线环卫工人和排水工人外,其中还包括了民族教师等,主要是为了照顾环卫工人工作强度较大,陪伴家属时间较少而制定,一直没有改过。
高晓林和昆明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今年的中考已经结束,为了工作需要,应该不会再有所变动,但明年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作改动。
高晓林介绍,2014年,他们在公示期间还接到了举报,称有环卫工人工作年龄造假,工作不足十年,他们核查后取消了这部分加分名额,而今年公示结束,没发现这一情况。
●昆明
七分之一考生获得加分资格
云南昆明一学生家长陈女士的儿子就读于当地一所中学初三,今年刚参加完中考,看到昆明市教育局发布的中考加分名单后,她开始坐不住了。
据官方公布的情况,今年昆明市加分的学生达到11229人,占到了总人数的七分之一,由于昆明少数民族较多,其中9000人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独生子女考生。
陈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昆明此前中考总分为880分,经过改革调整后,被降到了600分,而地方长久以来的加分政策未作改变。政策依然沿用了2015年的加分项目和分值,从5分到20分不等。“这意味着每加5分,就要拉开很大差距,这让其他学生怎么竞争?”
昆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昆明市加分政策在逐年“瘦身”,已经从2007年的十大类24个小项共50分降为目前的七大类21个小项共20分。加分政策并非由教育部门一家制定,加分的每个项目都有上位依据,如省三好学生的加分政策由教育部门出台,体育类加分由体育局出台,少数民族加分由民宗委出台,农村独生子女加分由卫计委出台等,市招委负责把上位部门出台的文件汇总、归类,再套出目前的加分政策。“这些上位部门出台的文件如果不撤销或下发新文件,就得一直沿用。”
昆明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昆明市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这次加分人数多,主要也都是少数民族。
无独有偶,宜宾也有“少数民族中考可加150分”的政策。宜宾市教育局分管中考招生的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市委市政府有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文件的支撑。
对于“加150分过高是否增加不公平”的网络质疑,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根据多方面来考虑的,根据往年的惯例来确定这个分数。有的少数民族还觉得加少了。
其实,少数民族的教育资源是很缺乏的,我们支持,只有提高这方面的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