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见“文” | 程学源代表:发挥侨联作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网记者: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您重点关注哪些议题?您认为,中国侨联如何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侨界声音传递到两会?
程学源:我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是如何充分发挥侨的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贡献。
当前,中国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国家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在世界变乱交织的今天,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
侨商始终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能看到侨商的身影,他们与中国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中,侨资占比60%。在中国外资企业数量中,侨资企业占比7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正是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侨胞,尤其是侨商对在中国投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1年9月,中国侨联联合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中国侨商投资(福建)大会,正式创立“中国侨商投资大会”品牌。大会为广大侨胞和地方政府搭建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全新平台。2023年2月、11月,2024年7月,中国侨联先后与广东省、河南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二、三、四届大会并取得丰硕成果,达成合作项目1708个,实现投资、贸易总额达24629亿元。2023年10月,中国侨联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来自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华侨华人代表参加。这两个大会的连续成功举办,增强了海外侨胞来华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广大侨胞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一大批体量大、产业新、质量高的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侨商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不仅促进了侨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推动了中外经济的互动与共赢。
下一届中国侨商投资大会将在海南举办,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近年来在自贸区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大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发挥海南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侨商前来投资兴业。今后,中国侨联也将继续联动地方侨联为侨商搭建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舞台,继续引导和鼓励侨商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中国网记者: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侨联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海外侨胞文化认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哪些新的举措?
程学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近年来,中国侨联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乙巳蛇年春节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侨联“亲情中华·四海同春”演出团赴亚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慰侨访演,让侨胞们在熟悉的旋律和故事中感受祖(籍)国的温暖祝福,在海外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去年,中国侨联首次独立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邀请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华裔青少年参营。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实践等方式,推动海外华裔青少年认识和喜爱中华文化。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提出的“5年5万人”重要倡议,加强与我驻美使领馆沟通联络,邀请1200多名美国华裔青少年来华参加专项营,开展“我眼中的中国”华裔青少年公共外交活动。坚持线上线下配合,联合21家单位举办394期“亲情中华”网上营,4万余人次参营,通过“小手拉大手”,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到更远处。我们还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第24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所学校、380多万名学生参加,以中华文化启智润心。未来,中国侨联也将继续发挥已有平台作用,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侨联作用,积极担当作为。
中国网记者: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中国侨联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未来规划?
程学源:中国侨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以“追梦中华”品牌为抓手,不断加强侨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过去这一年,我们借助国内主流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一是举办“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会同四川、陕西、福建、重庆、江苏、广东、新疆、湖南、上海、北京、安徽、云南、贵州、海南等省区市侨联举办15期采访行,发挥海外华文媒体融通中外的话语优势,邀请他们回国采访报道,展示中国文化之韵、发展之变、生态之美、民生之安。助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走向世界。二是举办两期“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邀请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位海外华媒主要负责人参加,围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海外华媒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讲好中国故事。三是组织开展华侨华人短视频大赛,用短视频的方式,侨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改革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四是在2024年春节期间,开展“追梦中华·寻年2024—美好中国年”线上主题征集活动,邀请华侨华人展示各地新春故事,团圆故事。组织开展“追梦中华·侨贺新春”龙年春节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新华社对外部、中国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向海外发布中国侨联主席新春贺词中、英、西语消息稿,向海外华侨华人送去新春祝福;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推出专题报道,展现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共庆龙年春节的喜庆场景;在中国侨联官网和微信公众号推出“侨这一年”系列专题稿件,展示各省级侨联年度亮点工作,用新媒体方式联动全国侨联系统和海外侨胞,征集并发布各省级侨联贺年视频、150余个侨社团、海外华文学校、海外华文媒体向祖国家乡亲人拜年视频等,营造了侨界喜迎龙年春节、共筑“根”“魂”“梦”的浓厚氛围。
去年,中国侨联“追梦中华·寻年2022一起过个冬奥年”短视频活动入选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受到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联合表扬通报。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追梦中华”品牌建设,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发挥系统联动作用,吸引更多海外侨胞、国外机构、外国友人讲述中国、书写中国。
中国网记者:为侨服务是侨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中国侨联在维护侨胞权益、服务侨胞发展方面推出了哪些新举措?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为侨服务水平,增强侨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程学源:近年来,中国侨联聚力为侨服务,加强新时代维护侨益工作。特别是今年初,中国侨联先后与最高检、最高法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提升侨益保护系统效能,维护侨益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最高检联合举办全国检侨合作推进活动、召开中国侨联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推进活动,通过同堂培训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总对总”诉调机制全覆盖、高调解率。目前已有32个省区市的1285个调解组织及2687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涉侨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8.4%,高于“总对总”全国平均水平。
开展“两个十”褒扬工作,推出十个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典型案例和十个涉侨调解员为抓手,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其中,5个涉侨典型案例分别入选最高法、最高检案例库。围绕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工作,组织开展华侨捐赠权益保护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供立法参考。用心用情做好侨界信访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侨界急愁盼,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总监制:薛立胜;监制:孟宪宇 蔚力 许浩成;记者:胡俊 曹川川;视频:王肇鹏 李汀;编辑:闫景臻 王琦;设计:李晶 呼丹;审核:魏博;推广:孟超 姜壹平 秦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