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旅+招商 甘肃文县多维盛宴迎新春
2月11日至12日,正值元宵佳节,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以“春涌文州·风情白马”为主题的国家级非遗池哥昼民俗文化旅游暨招商推介促消费系列活动举行。活动集文化展演、招商推介、美食体验、商贸消费于一体,以民俗为媒,以招商为翼,为文县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白马风情醉春意
2月11日晚,一场以《古韵文州·白马新篇》为主题的民俗晚会在城关镇刘家咀村拉开序幕。白马汉子头戴彩绘木雕面具,身着传统麻布长袍,踏着雄浑的鼓点跳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哥昼”,粗犷豪迈的舞姿演绎着白马人祈福纳祥的千年信仰。晚会从祈福仪式到英雄史诗,从自然崇拜到婚恋礼俗,白马人用歌舞呈现了一部“活态”的民族史诗,通过现代舞台技术与传统元素的创新融合,让古老文明焕发新活力。
2月12日,铁楼古街化身为美食文化长廊,百家宴席沿青石板路蜿蜒铺展,腊排的烟熏香、五色酒的醇厚、火烧馍的麦香交织成独特风味;同心广场上,“知味行”美食品鉴展位前人头攒动,草草饭的野菜清鲜与“十大碗”的丰盛宴礼诠释着白马人“以歌劝酒、以酒传情”的待客之道。当天下午,白马民俗体验活动在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如火如荼地开展。土琵琶弹唱、三弦弹唱、白马歌曲传承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歌声婉转悠扬,舞姿灵动飘逸,让游客沉浸其中;在白马民俗博物馆旁,非遗传承人薛师傅正演示着“池哥昼”面具雕刻绝技,一刀一刻间复活千年图腾;文创产品中心里,印着“池哥昼”面具的扇子与戴着“沙嘎帽”的熊猫玩偶让年轻人爱不释手……游客们在游览观赏中深入了解白马人民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工艺。
白马河畔,勤劳勇敢的白马先祖依靠火种带来光明繁衍至今,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白马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高举吉祥火把,欢跳“池哥昼”与“火圈舞”,高唱激昂之歌,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将祝福和希望送到山寨的每个角落。当晚,千支火把点亮山谷,游客与白马人民手挽手踏歌而舞,熊熊火光中,“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的歌声将活动推向高潮,古老祈福仪式与现代文旅体验在此刻完美交融。
近年来,文县持续挖掘白马文化资源,通过节庆活动、非遗保护、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动这一“云端民族”的文化瑰宝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文旅招商焕发新活力
在“春涌文州·风情白马”活动中,文旅招商推介成为一大亮点。 12 日,文旅项目招商推介活动暨第七届白马人民歌大赛在文县剧院举行,招商推介与民歌传承的“跨界对话”,全方位展示文县文旅产业的多元魅力与无限商机,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现场观众也随着参赛选手们原生态嗓音的展演,感受白马人采撷、耕作、节庆的生活画卷。
文县,位于甘陕川交界处,和九寨沟县依山带水,阴平古道绵延260公里,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秦陇文化、巴蜀文化、氐羌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千年时光流转,今日之文县,处处山河锦绣,气象万千,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既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更是机遇与潜力迸发的热土,”文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彬在推介中介绍道。
近年来,文县立足“工业主导型+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围绕文旅康养、茶旅融合、生态开发等方向,持续擦亮“古韵文州、熊猫乐土、白马之乡”宣传名片,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民俗风情旅游名县”“中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109个和美乡村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秀美画卷,为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2025年我们精心谋划储备了192个优质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509.3亿元。”杨彬介绍说。推介活动上,文县重点介绍了文县白马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文县碧口石龙沟流域茶旅融合大景区项目、文县温泉酒店项目和文县碧口镇、玉垒乡、范坝镇水上旅游观光游一体化打造项目等文旅项目。
活动期间,文县还举办了优质农特产品展销暨促消费活动,草河坝村小学变身“活力市集”,羊肚菌、纹党参、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吸引游客驻足,新能源汽车展台等大宗商品销售区涌动消费热潮;一旁的乡村振兴招聘区,劳务公司与求职者热烈对接,更有金融机构助力消费服务……这场“农特展销+就业服务+金融赋能”三位一体的促消费行动,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让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春涌文州·风情白马”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文旅招商的创新实践。文县以非遗文化为载体,以招商推介为抓手,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描绘出一幅文旅融合、经济腾飞的新画卷。未来,文县将着力加快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文旅+”为纽带,推动“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节会”“文旅+科技”等多元联动,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各类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聚力提供优质化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还将努力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