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大山焕新景 面线连诗情
龙居面线非遗工坊,地处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的一处山坳,这里阳光充沛,秀木繁阴,山泉淙淙。近日,安溪县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走进了工坊。
“山的里头,路的尽头,有好空气、好阳光、好水源,适合传统手工面线的自然发酵......”面线世家传人胡丽珍带领安溪县作家协会采风团参观工坊,一边走一边介绍龙居面线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及开发的新品种等。
面线,或称“线面”,易煮快熟好吸收,是闽南人的家常面食,也是待客祝寿的礼品。面线讲究细滑柔长、韧而不糊,吃自家手工面线长大的胡丽珍坚持品质、坚守技艺。从面粉到面线,以基本功和面为起点,手工面线制作还要经历搓面、串面、醒面、拉面、晒面等18道工序、72小时天然日晒、12次醒发。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和面、搓面、串面、拉面等工序要坚持手工以保证风味,为了与阳光赛跑,胡丽珍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始投入“战场”。同时,胡丽珍不断创新以提升生产效能,自主研发的自动晾晒设备、可视面线发酵柜等知识产权,获得多项国家级专利。如今,龙居面线传统制作技艺已列入安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居面线非遗工坊创新班组被泉州市总工会命名为工匠型班组。胡丽珍在山坳里建立集产品研发、现代标准生产车间、非遗技艺体验、研学与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带动村中留守妇女就业,带领乡亲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冬日暖阳在,龙居面线香。工坊里,整洁透亮。一排排竹架,千丝万缕的面线在阳光下闪耀,“细如丝,白如玉,长如线”;一个个竹筛,一绺绺面线盘在一起,有的拗出造型。红米面线是胡总近年开发的新产品,采风团一行围着她问询。接着,大家化身一个个学徒,沉浸式体验手工拉面环节。拉出细长的面线,需要运用拖、甩、扯、拉、弹等技巧。面线,在胡总手中非常听话,而我们的动作则多少生硬,这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也是一项体力活。
采风团一起收看了视频《美味泉州》,跟随以“面线胡”自称的胡丽珍追寻她的面线情结,感受她那份传承与推广的执着,沉淀所见所学。又参观了胡总家传的160余年的和面缸,聆听几代人的故事。
当天中午,采风团一行尝到了豆签面线、炒面线、面线糊及农家菜,大家大快朵颐。随行的吴艺凤乐呵呵说:“面线鲜香,入口绵柔,小孩吃了三碗。”林荣林老师有感而发,即兴赋联:“丽质兰心,聪明还数胡家女;珍肴佳宴,美味尤推面线糊。”以此向坚守传承的守艺者致敬。胡丽珍表示“手工面线,健康美食”,她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希望亲切可爱的面线走入百姓生活,丰富老百姓的餐桌与味蕾。
“大山深处气象新,千丝万缕总关情”。面线,是心的治愈,是家的味道,占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龙居面线工坊,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积极参与非遗体验活动。采风团成员们领略匠心风采,对手工面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相信他们会饱蘸诗情,赞美生活,讴歌家乡的风物。(杨漳凤 李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