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奏响乡村昂扬乐章 行走在振兴康庄大道上
蜿蜒高山,一眼望去的柏油路绵绵不断;田间地头,一览无余的稻田灿灿生辉。
浩浩明月当空,古老村庄一片安宁;闪闪繁星满天,乡村振兴璀璨夺目。
地处湘西偏远大山深处的两个脱贫村,534户人家2318人,在湘西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帮扶下,因地制宜,久久为功,按进了乡村振兴的“快进键”,绘就山乡发展新面貌。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村庄发展发出新活力
乡村振兴路上的驻村工作队员们,走进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在推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的璀璨故事。
今年3月份凤凰县局联系帮扶廖家桥镇永兴村,工作队在工作开展期间,深刻思考帮扶村治理单元单一、群众参与动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法治、德治、智治、群治的“四治”模式,将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乡村传统美德相融合,以“能有效解决问题”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为核心,着力健全帮扶村治理单元,优化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
一名村干部说,“以前挨家挨户上门解决问题,往往需要跑四五趟,结果还不一定能解决好,现在把村民们一起喊过来,听取大家的意见,由村警解释政策,村里面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出面讲述道理,大家一起想办法、出对策,很多问题便游刃而解了。”
在探索期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过“四治”模式帮助解决了18户村民纠纷,村民满意度高;开展不少于15人民主评议4次,实现3户3人低保纳入和2户7人风险消除,有效解决防返贫风险问题。
(图为通过“四治”模式对低保申请对象进行民主评议)
与此同时,凤凰县局两工作队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节省、有意义为目的,倡导农村婚丧嫁娶简办4次,宣传吃席开车不喝酒政策8次;积极宣传“四德”思想内涵,今年以来共宣传20余次,涉及民众百余人;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组织电影放映2场、文化下乡阳戏表演1次;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3次;开展全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5次,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凤凰县局驻禾库镇盘干村的工作队员小吴说,“现在村民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以前安静的小山村也热闹了起来,大家农忙之余都聚在一起,不仅加强了村民之间的团结,也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有很多路等着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们去探索,他们怀揣着梦想出发,在收获阶段性果实的同时,朝着更大的硕果奋马扬鞭,疾蹄而行。
推进民生保障增成效,多点开花构筑美蓝图
青山见青,绿水常流,田园广袤......
老有所养,幼有所学,衣食无忧......
驻村以来,工作队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发挥基层离群众最近的优势,积极融入到群众生活日常之中,在走村入户中了解民意,在田间地头访遍民情,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思考群众所盼,解决群众所难,把人民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
今年8月份,凤凰县局驻永兴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小杨,在开展“一月一走访”时,看到村民推着小推车、背着小背篓以及拿扁担扛着两个大桶,到后山脚下很远的地方去取水,于是迅速询问村民具体情况。时值炎夏,久旱不雨,原有人饮水井于2001年建成,由于该处水源为露天溪流汇聚而成,临近周边田地,年久失修,导致水井原有水源外泄,水井严重漏水,且输水管道为露天放置,部分管道存在漏水现象,已无法正常输水,村民水池取水处已干枯,严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后,小杨迅速将工作队员及村支两委成员召集到一起,商量对策,并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进行反应,第二天便通过消防车给村民送了两车水用于应急。凤凰县局领导人得知情况后,积极争取资金,最后在凤凰县局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帮助修建了新的蓄水池,并且更换输水管道,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
“我们祖祖辈辈都靠吃这个水生活,从我记事时候这个水就没有断过,断水的那段时间,让我们一度怀疑是不是到了我们这一辈风水越来越差了,后来在杨书记的耐心解释和安慰下,我们才稳下心,现在水井有水了,我们又重新鼓起精神来了。”参与修水井的监测户龙大叔在修完水井后,看着一点点蓄起来的水,露出来久违的笑容。
“水井修的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水质也比以前好了,现在水井的水用起来比以前都要放心。”一位前来水池取水的脱贫户龙大姐在把水提回家后,开心地把水井恢复了水流的消息告诉大家。
“我老了,扛不动水,只能拿着背篓去背,一次只能背半桶,得来回好几次才能背够一天用水,现在好了,可以到水池去取水,用起来方便了许多。”村民张大爷拉着小杨的手,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图为对原有井水进行重新翻修)
除此之外,凤凰县局帮扶的两个村,老年人口占比较大,为切实做好医疗服务,今年共实现参保2161人,其中脱贫人口796人、低保户200人、患有大病7人、四类慢病68人全员参保,村卫生室实现医保报销11人次,实现到村就医,并组织全村所有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队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积极落实教育各项资助政策,积极推动教育各项资助政策落地,落实“雨露计划”学生补助22人,发放补助30000元;成功劝返2名学生回校就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两村250余名学生零辍学,困难学生教育资助零遗漏。聚焦文化振兴,凤凰县局捐赠4.8万元支持永兴村完善文化广场建设,捐赠7.65万元用于开展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聚焦生态振兴,凤凰县局捐赠2.55万元用于环境治理,永兴村工作队将县财政拨付1万元工作经费修建垃圾存放点2个,修建机耕道1条;凤凰县局在两村帮助修建吸烟亭2个,提供村民休息场所;目前省局数字乡村项目正在永兴村试点推行,拟投入金额十万余元,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乡村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心之所向是信仰,行之所往显担当,驻村工作队员们在一日日的工作中,早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责任人,扛起乡村振兴一面大旗。
立足农村基础强两业,美丽田园再创幸福路
俗话说,产业找对头,日子有奔头。村庄建设好不好,村民生活水平高不高,产业是重要因素。
凤凰县局两个帮扶村依然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业部门为主,大多数在家农民主要是务农收入,年轻劳动力外流较严重。且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链较短、整体发展规划不够等困难。
对此,工作队员们结合当前市场形势和当地农业发展现状,根据村情村貌,结合土地、水源、劳动力等情况,以凤凰县局为后盾,发展烤烟产业,实施组织烤烟种植330亩,粮食实际播种面积910亩,产量322600公斤,猕猴桃种植245亩,油菜种植500亩,持续发展吊瓜、牲畜饲养、鱼塘等现有产业。
脱贫户滕大哥,原先家庭十分贫困,妻子多病,他一人在外务工,既要负担年老父母养老费用,又要负担两个儿子读书费用,常找到工作队诉苦。近年来,他通过政府扶持,依靠自己家中土地优势,在家中发展猕猴桃产业,靠着勤劳的双手,走出了一片自己的致富路。现在,他家里建起了三层小楼房,并且在今年换掉了破旧的拖拉机,买上了小汽车,父母的老年生活和儿子的教育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妻子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已经恢复正常。
“我喜欢看日出,天一亮,我就会充满信心,继续朝着希望出发。”滕大哥一路走来无比艰辛,收获的幸福生活,都是在拼搏中闯出来的。为此,他在自己家的屋顶上,插上了两面大红旗,扬帆飞舞的红旗,象征着他以及同他一样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上的人们。
(图为脱贫户滕大哥(右一)在猕猴桃果园对产业情况进行介绍)
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们,在坚持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大力抓好就业稳定,保障村民良好收入。
工作队坚持“县内安置、县外输出”双向发力,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今年来,凤凰县局帮扶的两个村实现外出务工920人,其中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80人,帮助脱贫户公益性岗位安置23人,实现收入增强13.38%,稳定了就业存量;优化就业服务和信息排查,核实务工信息,发放交通补贴220人,补贴金额3万9千余元,切实以稳就业守好了民生底线。
永兴村的田大哥,因个人思想原因多达半年不愿外出务工,每日把自己关在屋里,不从事劳动。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多处询问,单独交流,帮助其扫除内心阴霾,重新正视自己,获取生活信心。目前,田大哥已与工作队道别,踏上了外出务工的列车。
“谢谢你们,现在出发也不算迟,年底的时候起码可以挣到买年货的钱了。”田大哥对工作队员们说。
那一天,田大哥的父亲潸然泪下,为儿子的改变而激动和感怀。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凤凰县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小杨望着村庄饮马河的荡荡流水,回顾一年的乡村振兴工作,满怀感慨地说,“这一年来走的很艰难,但同时很充实,很满足,也很幸福。在千万人中,我就是很普通的一员,一年的乡村振兴工作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我喜欢村庄的蓝天白云,喜欢蓝天白云下面飘荡的红旗;我喜欢村庄夜晚的宁静,喜欢村庄里亮起的一盏盏窗灯,我现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出发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一曲交响乐,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乐手,也是乐章,是美丽的乐器,也是动人的乐曲和悠扬的旋律。凤凰县局初心如炬,使命如金,向着乡村振兴继续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供稿人: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杨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