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再续七十载高甲情缘
70年前,刚解放不久的晋江,一个是为生存四处奔波的高甲剧团,一个是交通不便、谋生不易的普通村落,却因戏结缘,“一年一会”甚至让“高甲第一丑”柯贤溪临终前不忘交代:“要把和道碑厝的情缘继续下去。”
缘结相公情,谊连高甲戏!日前,晋江市西园街道小桥社区道碑厝与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结缘70周年庆典活动在道碑厝戏台举行。现场,小桥社区党支部与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共建续签;道碑厝与晋江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互赠70周年纪念品。
主办方 供图
主办方 供图
祖籍地小桥社区道碑厝的中国台湾歌手陈百潭到场助兴,与宗亲们、宾客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美好时刻。
主办方 供图
“在双方结缘70周年之际展演系列精彩节目,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让社区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庆典晚会上,小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良表示,今后双方将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道碑厝与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结缘70周年,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书写和铭记,更值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小桥社区老协会会长陈天从说,这种文化已融入居民的生活,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庙会期间,演高甲戏是社区“雷打不动”的节目。
“每次到道碑厝演出,所有演职人员都很兴奋,就像在家里一样亲切、温馨。”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主任庄伟国表示,结缘七十载是新起点,双方要持续深化结对共建,用好社区舞台,讲好社区故事,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句承诺,开启七十载高甲情缘
道碑厝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村,为什么会让柯贤溪念念不忘呢?和晋江高甲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段穿越七十载的高甲情缘源于:一场戏、一碗汤圆、一块农田。
主办方 供图
1955年初冬,当时的原晋江县文化局文教科科长来到道碑厝,听说很多村民没有看过戏,想邀请剧团前来演出。“然而,那时候,剧团都是靠卖票生存。村里原先邀请的是德化的剧团,但对方得知道碑厝人口少,加上路途遥远,放弃了前来演出。”陈天从回忆说,后来,失落的村民们找到晋江首个自负盈亏的“晋江民间高甲戏剧团”团长柯贤溪,没想到他欣然应允了。
当时没有戏台,村民们就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搭起了一个临时戏台。第一天晚上,剧团演出的古装戏《废月后》精彩纷呈,轰动周边乡里。然而,细心的柯贤溪得知,一些道碑厝村民花不起门票钱,加上演出的场地小,周边乡里慕名来看戏的人较多,村里提议先让给外村的人看戏。第二天,柯贤溪做出决定:“道碑厝的村民们看戏可以不用买票。”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到道碑厝连演三天大戏,便成了晋江高甲一代传一代的传统。
以心相交,铸就深厚情谊
锦上添花不足奇,雪中送炭更稀奇,以心相交才显得难能可贵。
1957年12月22日,晋江高甲剧团前来道碑厝演出,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冬至,按闽南习俗冬至要吃汤圆,一位高甲演员闲聊时念叨道:“今年没吃冬至圆,不用长一岁了。”当地村民听了后,记在了心里。当天,许久也吃不上一碗米饭的村民们挨家逐户筹集糯米和红糖,愣是举全村之力给每位演员都煮了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小时候,虽然村民生活还很困难,但一年一度的高甲演出,村民们都非常欢喜,全村上下、男女老少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精心安排,热情接待,确保每次演出的圆满完成,受到了周边十里八乡的好评,并流传了要看好戏着到道碑厝的民间谚语。”陈天从回忆说。
改革开放前,因交通不便,晋江县城到道碑厝得走上一整天。不过,剧团公共厕所的肥料却从没就地卖掉,而是坚持让道碑厝的村民们挑回去,给村里的农田施肥。村民们也投桃报李,将村里一块肥田命名为:“剧团田”,这块田耕作的农作物,免费送给剧团。农忙时节,剧团的演职人员也会来村里帮忙。大家不分你我,在同一片黄土,吃同一锅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碑厝与晋江高甲的情缘逐渐加深,几代人的努力共同铸就了这段不朽的传奇。
“我们双方还有着不成文的约定,不能说‘你们道碑厝’、‘你们剧团’,而是要用‘我们’来表述。”1999年,庄伟国首次到道碑厝演出,没想到一演就是20多年,“在这片红砖古厝间,每一次的演出都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那些曾经搭起的临时戏台,那些曾经响彻云霄的掌声与喝彩,都见证了这段历史的深厚与真挚。”
70年来,双方从拆门板搭戏台,到筹集糯米、红糖煮汤圆,再到现在结对共建促发展,演绎着一段段感人故事。
主办方 供图
传承“高甲情缘”,携手续写佳话
70年的高甲情缘,不仅为居民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也让社区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近年来,西园小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结对共建,共同讲好社区故事,不断丰富居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共同传承情缘,续写佳话。
庆典晚会上,双方紧握彼此的双手郑重承诺,今后将更加珍惜这段历史情缘,用好社区舞台,讲好社区故事,丰富居民文化供给,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同时,加强合作与交流,为共同推动道碑厝与剧团的传承与发展而努力,让这段情谊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供稿人 陈金兰 陈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