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山东省>

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协会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4-11-26 09:0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发展节水产业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在国家部委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国际水协(IWA)中国委员会和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4(第十八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与“2024(第十八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11月20日至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济南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和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协会部分专家参加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刚主持。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为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院长杨焕明和国际水协 (IWA) 副主席、马来西亚水协会会长Mohmad Asari Bin Daud为大会致辞。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水协(IWA)中国委员会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南琪等专家作主旨报告,来自全国部分省、区(市)住建厅、自然资源厅等水务与规划领域的有关负责人、全国行业专家学者、先进企业代表等参加大会。

仇保兴在《城市排涝韧性设计要点》的主旨报告中阐述韧性规划要区分不同性质风险的观点,避免混淆可预计、高频、周期性的A类风险和不可预计、“黑天鹅”式B类风险,城市韧性设计要拥抱A类风险,避免或削减B类风险。他强调,海绵城市建设十年来,在化解A类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城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城市品质和功能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海绵城市防洪具有明显临界点,临界点之前海绵城市带来的保护作用胜过传统的防洪措施,一旦降雨量超过临界点发生B类风险,再好的海绵城市也会积水泛滥;海绵城市加上能快速排水“漏斗模式”,可显著提升城市防洪临界点,“优化全市域海绵”+“核心复合隧道快排”是内陆超大城市防涝韧性设计的良方。

任南琪在《城市水系统污染治理绿色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中指出,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中存在严重过度治理的问题,造成巨大资金、能源浪费,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治理不但加大了碳排放,也对生态完整性造成损害。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结合人工修复,任院士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水循环系统4.0版,深度解读“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促进试点示范城市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通过蓝绿融合、灰绿结合,构建具有韧性的城市生态格局,提升城市人居品质。

大会组织26场专题分论坛,济南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和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协会重点参加“无锡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及产业化研究”论坛,听取《无锡海绵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路径思考》《海绵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思考体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过程监管实践》《城市更新下海绵城市建设思考》等主题演讲。大会还举办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中心和协会参观智慧水务、海绵城市相关技术与设备等新技术新设备展示。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开拓眼界,更新理念,对标先进,查找不足。与会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吸纳专家院士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新思路,结合济南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鲲鹏)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