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芽铺就助农致富路
浩浩云山镶翡翠,茶香云间绕。七月走进富水茶海公园,放眼望去,一垄垄茶树犹如一颗颗碧绿的翡翠,自山脚蜿蜒镶嵌至顶峰,茶芽沐浴着阳光,茶农三五成群,或身背茶篓穿梭采茶,或手拿农具茶园管护。
“你看,几年前这些山峁峁杂草丛生,一直荒芜着,后来才逐年扩建茶园,现在满山绿油油的,站在这里看着心情都很好。”富水镇人大代表王海龙在采访中说道。
2018年,复转军人王海龙响应政府号召,回到自己家乡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干事创业。
这一年里,他带头流转荒山700亩,开垦荒地,栽植无性系“白茶”“龙井43”“中黄2号”“金牡丹”等茶品种300余万株,同时,他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设备,建立加工车间,摸索市场动态,寻找销售渠道,经过一年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王海龙发现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潜力,他坚信,凭借着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土壤条件,一定能够培育出品质上乘的茶叶。
2019年,他成立了商南县七碗茶茶业有限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与村民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带动180户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我的想法很简单,村子的发展要有人带头,自己身为人大代表,责无旁贷。”王海龙说道。
王海龙积极参与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等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在倾力做好茶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守护者的同时,积极履职尽责,他认为,对于这座独具特色的生态茶山,走茶旅融合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倾力建设“四大名城”——生态茶城和商南县茶旅融合示范园的带动下,王海龙敏锐地抓住了茶旅融合示范园的主要建设节点,在茶山新建4000平方米年产30万斤清洁化加工厂,茶马互市、景观观光茶亭和观光茶楼一座。
同时,他通过引入无性系良种茶叶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引导农户参与茶叶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和茶文化体验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些举措为茶叶生产实现规模化、链条化奠定了基础,公司茶叶年实现销售收入1178.40万元,带动400余户农户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增收。创造就业岗位68个,助力群众年均增收1.5万元。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村里重点产业,也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在王海龙看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思想也要跟着富起来。一个村庄的精神面貌要靠村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来体现。
以治“脏”为先导,全面清除村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宣传垃圾分类;以治“乱”为抓手,重拳整治村内所有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以治“破”为突破,对村内残墙断壁、废弃院落、闲置危房逐个进行清理;凝聚民意抓共识。相继完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理事会”等,创新推行红黑榜评比公示制度,以此增强村民文明创建意识;适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平安家庭 创建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强化实施抓服务。
如今的茶坊村,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村庄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在这里,茶产业兴旺、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
谈及当人大代表的感受,王海龙坦言:“这个身份是压力,但也是我一直驻守基层的动力,可以更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关切,服务乡里。”(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