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山东省>

山东威海高新区:数字化育苗点亮新“薯”光

2024-11-11 09: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丰收的喜悦在山东威海高新区初村镇的沃野田间弥漫开来。在长夼店子村东边,13座数字化育苗大棚拔地而起,由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数字化育苗基地正在抓紧建设中。搭建大棚骨架,上梁,培养基质……走进数字化育苗基地,数字化育苗大棚施工建设正酣,大棚框架已搭建完毕,预计2025年5月底完工。

所谓“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作为初村镇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蓝呱呱深耕红薯种植加工产业,不断拓宽转型发展路径,为当地产业发展赋能。多年来,蓝呱呱对数字化农业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融合,以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可感知、可控制、可预测”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实现育苗环节的新突破,助力乡村振兴。数字化育苗跟传统育苗最大的不同是,能根据种植的需求,育出更“聪明”和“听话”的种苗。“经数字化育苗设备育出来的种苗,不光成活率高,还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影响种苗成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让种苗拥有种植户需求的特性,例如产量、甜度、果实大小等等。”威海蓝呱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福华介绍说。
数字化育苗大棚通过传感器和实施数据分析,让种苗培育的全过程都能得到精确的控制和优化。“就拿地瓜举例,很多地瓜品种的品质很好,但产量很低,徒长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到块根的通道没有全面形成。这个通道形成越早,产量越高。采用数字化育苗,就可以通过数据库来调整影响地瓜苗建立通道的因素。这样一来,在育苗期间,15到20天通道就可形成。”谭福华介绍,数字化育苗是提高产量的最有效的科技途径,对地瓜徒长品种,增产能达到一倍,普通的品种也增长30%以上,且这种增长是数字化育苗的结果,而不是通过化肥、农药、施肥等实现的。

为了检测红薯苗“通道”建立情况,以判断其品质,蓝呱呱和山东大学合作自主研发的探地雷达无损成像技术,通过这个技术可以直接观测到通道是否形成,准确率达100%,是该领域国内的首创技术。在谭福华看来,实现数字化育苗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数据库,包含各种作物、不同品种的育苗数据,为后续的育苗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支持。而应用探地雷达无损成像技术,对于数据库的建立也是大有裨益。

“以前我们建立一个品种数据库很费事,因为调整育苗额环境变量之后,只能推测结果怎么样,而现在通过探底雷达,就可以直观地观测到光合作用产物是否输送到块根,形成确定的数据,省去等待和试错的时间,使我们有效数据形成的时间缩到了2/3。”谭福华说。
整个育苗基地占地1.5万平方米,13个育苗大棚年产种苗三千万株。蓝呱呱通过数字化改革,在红薯产业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还助力周边地区经济的提升,公司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周边小农户升级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动了整个地区的产业升级。

除红薯外,蓝呱呱正在探索研究其他农作物的数字化育苗。“未来,蓝呱呱将继续在农业领域加强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不断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推动农业转型之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谭福华说。(李鑫慧 丁淑红)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