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陕西省>

绿色榆林丨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榆林实践

2024-11-04 16: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榆林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独厚的能源禀赋,按照煤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强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巩固黄河中游生态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榆林力量。本组报道从不同侧面聚焦和解读榆林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小纪汗林场万木葱茏、绿波荡漾,昔日荒凉之地,蜕变为绿意盎然的生态宝库;高西沟村以其独特的生态治理智慧,将沟壑纵横的黄土坡变为梯田层叠、果蔬飘香的生态田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榆溪河生态长廊宛如碧绿绸带,轻拂古老土地,串联起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璀璨成果……

在广袤的陕北大地,榆林市正以绿意为笔、生态为墨,绘就色彩斑斓的生态文明画卷。

绿波荡漾 荒凉沙丘变绿色屏障

位于榆林市区西北方向榆阳区小纪汗林场的十万亩樟子松林,是榆林市治沙造林的重要成果之一。始建于1958年的小纪汗林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将最初黄沙漫漫、植被稀少的荒沙地,变成了如今樟子松挺拔、草灌乔结合的绿色屏障。

小纪汗林场场长郭伟介绍,林场所在区域曾饱受风沙侵袭,周边沙丘密布,几乎没有植被。七十多年来,榆林飞播造林种草、人工栽植乔灌木,并于2012年开始栽植樟子松。如今的小纪汗林场,一片绿意盎然,身姿挺拔的樟子松郁郁葱葱,覆盖着广袤沙丘。除了林场工作人员每天在林场开展巡视,由榆阳区政府及职能部门相关成员组成的“林长”团队,负责着不同沙丘的生态保护。同时,林场采用热成像监控技术,随时观测着林场火情。

“林场改造前,流沙对周边侵蚀很大,吞没了村庄良田。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终于可以在家乡发展种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郭伟说,“将来,我们要在樟子松上嫁接红松,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提升。”

随着森林面积不断增大,与林场相邻的小纪汗村,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村民曹占林表示,过去由于风沙侵袭,土地沙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如今,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土地变得肥沃起来,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他把家里的五十亩地用来种植玉米,再用玉米作饲料,发展养殖业。“2020年村集体林地大面积绿化后,土地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养殖了100多头羊、40多头牛,总价值达100多万。”曹占林说。

小纪汗村党支部书记蒋培华介绍,目前全村耕地面积6500亩,林地达17.8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全村存栏两万余只羊、两千余头牛,人均纯收入超2.2万元。为守护绿色发展成果,该村还成立新时代文明服务队、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梯田层层盘山头 金秋果香飘满沟

位于榆林市米脂县的高西沟村,仅有4平方公里,却拥有40座山峁、21道沟岔,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高西沟水保生态教育基地,生动记录着高西沟的改变之路。曾经的高西沟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村民生活贫困。为改变贫瘠面貌,高西沟提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粮则粮”的“三三制”发展模式,全面治理坡、沟、坬。

高西沟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阳山陆续修建了700多亩人造水平梯田。2000年,他们又发展出来1000亩山地苹果园。2011年,高西沟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6年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22年,高西沟村为果园示范区配套实施滴灌系统、防雹网架设工程,实现亩均产量2000公斤,果园总产值达120万元。

“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经过四届支部三代人的带头治理,高西沟逐渐发展成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样板,实现了农、林、牧全面发展。

当前,高西沟村还建成500亩谷子示范样板田,配套建设“四位一体”集雨补灌节水设施,使小米产量比米脂县平均水平高出30%。与此同时,该村建成米脂小米博物馆,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畅通小米销路。

多年来,随着村子日益发展,一些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高锦武除了种地务农外,还腾出自家6个房间,办起农家乐。今年,村子周边的工程队在他的农家乐食宿,给他带来了3万元收入,加上零星散客以及种地收入,预计今年收入接近10万元。

“高西沟村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极大改善,粮食实现稳产,苹果变成致富增收‘金蛋蛋’,肩挑人扛变成机械化操作,村民生产力得到解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显现。”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介绍,“2023年,村集体纯收入达62万,在家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3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水润榆林 织起城市绿色“丝带”

榆溪河古称帝源水,宋代称明堂川,明代称为榆溪。发源于榆阳区小壕兔乡刀兔海子,从榆林穿城而过,滋养了一代代的榆林人,因此被称为榆林市的母亲河。

榆林市引用榆溪河水源,建起榆溪河生态长廊。该长廊北起红石峡,南至氮肥厂水库,全长19.8公里,占地342.62公顷,几乎贯穿城市南北。作为榆林市的绿色“丝带”,榆溪河生态长廊集城市休闲、人文展示、生态景观、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长廊内种植有各种花卉、乔灌木130余种,草坪占地150公顷,野生鸟类、水生动物种群迅速增多,已形成榆溪湿地生态体系,实现了“一河碧水、两岸绿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生态景观。

长廊内通过镇北门封、驼城人杰等景观,展现榆林历史文化、边塞风情,通过榆阳小街、五哥放羊、乡韵窑影等景观,展现黄土高原民俗特色、淳朴民风。

作为长廊标志建筑的榆溪楼,楼高32米。登楼远眺,上郡湖及周围景观尽收眼底,春来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睡莲满塘,秋季天高云淡、色彩斑斓,冬天长河落日、银装素裹。

榆溪楼对面广场上,夕阳余晖中,一群群身着鲜艳服装的人们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在广场一角,年轻人架起手机,开启网络直播,将榆林生活传播给广大网友。

“自从榆溪河生态长廊建成后,我经常来这里散步。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走在长廊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心情都变好了。”在榆林生活多年的郝社锋说,“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榆林旅游业的发展。”

沙海变绿洲 筑起“绿色长城”

榆林位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域处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是阻止毛乌素沙地向东南侵袭、减少黄河泥沙输入的重点区域,也是国家“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

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坚持“生态立市”,“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草重点工程。2019年作出《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并先后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造林绿化活动,全市林木覆盖率大幅提升。

“我们的林木覆盖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0.9%到现在的36%,翻了40多倍。目前的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控制了毛乌素沙地南侵势头。”王立荣说,“同时,榆林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每年入黄河泥沙量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13亿吨,减少到了每年2.12亿吨。”

榆林生态环境的改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现在全市一年四季能看到绿色,沙尘暴、大风扬沙天气大幅减少。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加,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同时,随着农田林网的增加,榆林粮食实现了增产丰收。”王立荣表示,“将来,榆林将按照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开展相应治理。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沙化土地全部达到固定和半固定,沙区植被状况明显改善。预计到2030年,沙区植被覆盖度提高到60%左右。”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