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陕西省>

绿色榆林丨“煤都”向绿 勇“碳”发展新路

2024-11-04 16: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榆林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立足得天独厚的能源禀赋,按照煤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强能源产业集群,持续巩固黄河中游生态屏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榆林力量。本组报道从不同侧面聚焦和解读榆林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能源型城市在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这些城市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发挥好能源产业优势的同时,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西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榆林市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多年来,依靠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榆林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今年年初公布的2023年经济数据显示,2023年,榆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91.44亿元,首次迈入七千亿大关。对于中西部非省会城市,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441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5%,与全省持平,工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40%以上,连续17年稳居全省第一,为稳定全省工业大盘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几十年来,榆林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迅速崛起为重要的能源基地。从基础煤化工到现代精细化工,榆林的发展足迹清晰可见。这里的第一座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项目、陕西首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首个煤制烯烃项目等,都见证了榆林在能源化工领域的辉煌成就。

“吃”干榨“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榆林市必须走低碳转型之路。在榆林市的发展规划中,这一切早有迹可循。

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榆林市锚定“双碳”目标,大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跳出“挖煤—卖煤”的传统路子,榆林推出更多高附加值、差异化煤化工产品,让煤炭实现了“七十二变”。

走进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现场,高塔林立、釜罐错落、管廊纵横,现代煤化工技术在这里展现出了神奇的“魔力”。一块黑色的煤炭,在这里经过分质利用和高效转化,可以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进而做成瓶子、衣服等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产品。

“乙二醇是衣服的原料之一。它与精对苯二甲酸(PTA)经过酯化、缩聚反应制成聚酯纤维,最终制成布料。我们生产的乙二醇产品大部分供给国内纺织行业厂家。”10月24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林化学”)副总经理郑宝祥介绍说。

榆林化学年处理煤炭能力达到1500万吨。郑宝祥说,该项目以榆林优质的长焰煤为原料,引入陕煤自主产权的“粉煤热解”技术,以“粉焦+粉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经过合成气的净化、分离、提纯和催化合成,最终生产出聚酯级乙二醇。在这里,每天通过两趟专列将产品运至江浙地区,为下游纺织行业提供优质原料,并纺成线做成布料,进入千家万户。以前论吨卖的煤炭、焦炭,变成了论斤卖、论克卖的精细化工材料。

近年来,目前榆林市已建成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靖边经开区3个现代煤化工产业集中区,建成现代煤化工项目25个,形成了煤—甲醇—烯烃、煤—油品、煤—乙二醇、煤—乙醇、煤—甲醇—醋酸等多条产业链。这些,都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多元低碳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榆林化学正是这一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现代煤化工技术,将煤炭转化为高端化工产品,实现了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

逐“光”追“风”

榆林市在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多元能源生产供给体系。

在华能陕西孟家湾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广袤的沙地上熠熠生辉,将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这个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是陕武直流特高压工程的首个新能源配套项目,也是榆林市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华能陕西新能源分公司项目经理马宁超说,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总容量150兆瓦,占地面积3380亩,年平均发电量29887万千瓦时,年等效运行小时约1640小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项目相比,华能陕西孟家湾1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约2496吨、氮氧化物约967吨、粉尘104吨,为榆林市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结构转型等提供了绿色低碳动能。

华能陕西孟家湾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在生态修复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项目团队在光伏发电板下种植了向日葵、萝卜、糜子、高粱等作物,实现了光伏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同时,还设置了569亩防护林带,种植樟子松、紫穗槐等树木,完成了3000亩草方格施工,种植沙地柏、苜蓿等植被,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该项目通过“光伏+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光伏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修复的协同发展,为榆林市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项目采用了大量节约土地和提升发电量的新技术,使得项目直流侧每万千瓦占地仅为170亩,成为北方地区集中式光伏已投产项目中每万千瓦占地最小的项目。此外,项目还采用了最新研发的直流2000伏高压逆变器,标志着光伏系统成功从1500伏进阶至2000伏,为光伏降本增效迈出了关键一步。截至目前,榆林全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500万千瓦和500万千瓦,合计占比超40%。其中,定边县建成亚洲最大沙漠风电基地,单体项目规模达1000兆瓦;榆阳区则打造西部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者基地,年均减排二氧化碳约300万吨。

“氢”舞飞扬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榆林推动低碳转型的蓝图上,目前氢能产业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氢气资源丰富,每年氢气供应潜力约60万吨,发展氢能产业的禀赋得天独厚。

近年来,榆林市氢能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氢能发展树立了典范。榆林市凭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正逐步将自己打造成为“西部氢能之都”。

为下好氢能产业发展“先手棋”,榆林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榆林市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将氢能产业纳入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每年拿出3亿元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2024年3月28日,榆林市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榆横工业区陕西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标志着榆林氢能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后,9月29日,陕西氢能“揭榜挂帅”6千瓦级首台套SOC电堆产品发布会在同一地点成功举行,这款由陕西氢能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固体氧化物SOC6千瓦级电堆产品的正式下线,为榆林氢能装备制造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签署《共创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打造科研创新基地、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和科教融合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也称“一区三基地”建设)。其中,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科技力量作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于2022年8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榆林创新院依据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紧密围绕示范区建设需求,打造了先进储能、氢能综合示范、氢与煤化工融合、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四大平台。目前已形成了氢能储能、煤化工下游、人工智能、CCUS及先进造气五大科研领域,积极打造科研创新及支撑平台,着力解决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瓶颈问题。该研究院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榆林市的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高碳产业到低碳产业的转型。

榆林市的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榆林市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为全球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