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永泰大樟溪:让绿水青山变成致富“靠山”
福州永泰因山得名、因水闻名,随处可见的青山绿水,重峦叠嶂,碧波粼粼的水面上偶尔掠过几只飞鸟,一幅青山碧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美丽的大樟溪穿境而过,干流流经9个乡镇,是闽江下游的最大支流,润泽着两岸风光,也滋养着永泰人民,被永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大樟溪,自戴云山脉逶迤而来,穿越德化、永泰,终汇于闽江。在永泰境内,她以124公里的悠长身躯、2177平方公里的宽广胸怀,孕育了22条支流,滋养着沿岸全县21个乡镇。绿色是永泰的底色,永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足了功夫,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经过30年的保护,如今的永泰县河湖水质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国控、省控断面均达Ⅱ类及以上标准,Ⅰ-Ⅲ类水质比例达100%,Ⅰ-Ⅱ类水质比例达90.9%,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愿景。
永泰大樟溪
大樟溪的美丽蜕变,是永泰水质提升、水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永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原本的“污水河”一去不复返。永泰水环境质量在福州持续领跑,并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重点县等一大批国家级荣誉。绿水悠悠,山鸟鸣翠,不仅是“画卷”,也是“答卷”,是永泰推动河湖长制打造幸福河湖新样板的生动实践。
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线,保护水生态关乎民生福祉。为持续保障大樟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永泰坚持挂图式作战、清单化管理,全力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助力河湖水系水质提升。去年,永泰县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高达11.02亿元,在重大水利工程方面完成投资9.5亿元,投资规模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5个,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永泰的生态活力在山、潜力在水。维护水生态,做好“水文章”,加快推动流域治理改革,是支撑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永泰大力推进大樟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一批补短板利长远的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大樟溪流域生态环境基础。
田间地头,河岸西边,时不时能看见“河道守护人”的身影,他们开展巡河护河、道路清扫保洁等行动,共同守护着大樟溪的水清岸绿。永泰以幸福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持续推动河长制走深走实。2016年,永泰构建“河湖长+检察长”共同治理模式,设立福建省首个“水资源保护巡回审判点”,2019年成立水资源审判合议庭,2021年多部门联合出台《永泰县水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协作机制》。永泰构建多元共治、多元调处、多元联动的水资源保护网络,打好水资源保护“组合拳”,着力构建生态司法保护系统工程,推进河湖林草湿生态综合保护与管理,为绿色生态筑牢法治屏障,打通河湖保护“最后一公里”。
一湾生态水,福泽千万家。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一闸三线”工程2023年全线通水,为永泰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位于永泰县清凉镇渔溪村的福建清凉矿泉水有限公司厂区内,来自渔溪的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包装等工序,变成一瓶瓶天然矿泉水……永泰“点水成金”,坚持在保护水质的基础上,全面激活水经济,奏响高效转化生态资源为经济效益的“共富篇章”。
同时,永泰立足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民生领域发展,因地制宜保护和开发山水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康养、文化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做足生态旅游文章,打造“生态”+“文旅”新模式。去年,永泰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将生态“颜值”变成了经济“产值”,绿水青山变成了致富“靠山”。
久久为功,笃行不怠。绿色是永泰发展的底色,未来,永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开展全域治水“七大行动”,突出做好护水、治水、活水、用水“四篇文章”,推动水资源、水生态转化为民生红利和发展优势。
水清两岸皆是景,美丽的大樟溪见证着永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供稿人: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