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中药材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强化基地扩规、科技提质、全链增效,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有力推动了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上布局“五大板块”,促进三产融合。按照《丹凤县中药康养产业集群五年规划》,建成以流岭山茱萸板块,莽岭天麻、猪苓、茯苓菌药板块,丹江河流域黄芩、桔梗、连翘种植板块,银花河流域黄姜、金银花种植板块,老君河流域苍术、五味子种植板块五大特色产业板块,种植规模较大的山茱萸12万亩,天麻2万亩,苍术、五味子、连翘等7万亩。全县研发天麻、山茱萸系列食品和保健品,促进中药材产业与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秦岭药膳”产业,推动康养药膳进酒店、上餐桌。加快“丹凤艾草”“丹凤天麻”“丹凤山茱萸”“丹凤连翘”地理标志认证,统筹整合土地、金融、人才、科技、产业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主、融资贴息为补充的多元投资激励机制,以奖励科学、激励有效,促进中药康养产业链各个环节高质高效发展。
丹凤县聚焦“四个重点”,突出人才赋能。聚焦“医、食、养、游”四个重点,与张伯礼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商洛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合作,建立科技小院、人才工作站和研发中心,致力于中药材种植、检测、购销、仓储、加工、饮片、中成药和中药配方颗粒、提取物技术研究开发,实施科研合作课题项目30多项,攻克了“菌种退化、连作障碍、代料栽培”三大技术难题,建成陕南唯一的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库、秦岭中药材数字中心、中药检测中心、溯源体系和“云上大药房”等。
同时,强化“四方联动”,注重全链发展。采取“公司+技术团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四方联动模式,围绕“种得下、管得好、收得回、能增值、全受益”下功夫,完善各类经营主体的联合机制,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采取租赁、入股、承包、托管等方式,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合作,按照“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种植、购销和加工等经营主体培育,把更多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药企业等吸纳进中药康养产业集群全部见到效益,共同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全县中药材产业链带动3.3万户群众年均增收3万元。引导链主企业采取会员制或积分制等方式,以质量奖励或利润返还,有中药材深加工企业5家,购销和初加工商户83家,吸附1000多户经营主体补链强链,提高产业聚集度,织密织牢产业链,促进中药材资源优势向中医药产业优势转化。
目前,全县有林地、疏林地321万亩,境内野生药材500多种,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达到26.7万亩,野生中药材7.1万亩,人工种植中药材有山茱萸、天麻、连翘、金银花、天南星、芍药等40多种,年产中药材干品约3.2万吨、产值约10亿元。全县年购销加工中药材约6万吨,一二三产总产值约20亿元,全方位推动中药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