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元白古琴艺术(浙派)文化艺术展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展
2024年是徐元白诞辰131周年,徐元白作为浙派古琴的开创者,为了纪念他对浙派古琴的卓越贡献,弘扬古琴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当代价值,10月27—29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大音希声”——纪念徐元白古琴艺术(浙派)文化艺术展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开展。
源于南宋的古琴艺术(浙派),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南宋建都临安,众多文人琴家会聚于此,他们师徒相承、琴曲世代留存、琴谱的传承也更具系统性。因此,在南宋,形成了第一个成体系的古琴流派——“浙派”。古琴艺术(浙派)自清代逐渐式微,在经历了低谷阶段后,民国时开始“复起”,成为现代浙派古琴——“新浙派”,其开创者为著名琴家徐元白先生(1893——1957)。
此次艺术展集中展出了与徐元白相关的古琴、琴谱、琴学手稿等内容。展出的6张古琴中,徐元白亲斫古琴2张,徐元白擅长斫琴,曾先后斫制徐氏式、仿唐式、仲尼式琴五十余张,其中在开封精斫十二张,此次展出的“泊吟”徐氏式即为徐元白于1935年斫于开封的12张徐氏式之一;“片玉”一琴,为徐元白收藏留存至今的一张宋代古琴,并于清代张鹤重修此琴;“水云”一琴,为徐元白的弟子,浙派古琴的代表人物姚丙炎其师孙慕堂铭文,黄宾虹题款的清代仲尼琴。还有徐元白弟子徐匡华和章家骐亲斫古琴2张。
图:《春草堂琴谱》
图:徐元白手抄琴谱《天风琴谱稿本》
图:徐元白画册
此外,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徐元白跟随大休法师亲传的清代浙派琴学琴谱《春草堂琴谱》,徐元白以这一琴谱为传承纽带,从而形成了“新浙派”,他的古琴理论等琴学观点,也源于《春草堂琴谱》中的《琴论》与《弹琴八则》,并作了进一步发展;展出的《天风琴谱稿本》为徐元白手抄琴谱,此琴谱是他于抗战时期在重庆逗留期间即想编辑出版;《高山琴谱》则为徐元白打谱的琴谱;《阳关三叠》为徐元白根据古琴音乐订谱的简谱版。此外,还展出了徐元白其妻黄雪辉的《白雪琴谱》手抄本以及其子徐匡华的琴谱。
展览现场同时展出了徐元白的书画作品,特别是《兰花图》,他所画的兰花曾经也备受推崇。
图:徐元白书画作品《兰花图》
此次展览不仅旨在加强对古琴艺术(浙派)历史渊源的挖掘与整理,更是提升了古琴艺术(浙派)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水平,让更多人全方位了解徐元白的艺术人生之余,普及古琴艺术(浙派)的传承发展,共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古琴艺术(浙派)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