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组织创新实践: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培育时代新人
近日,一项针对高校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和党建工作创新实践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该项研究聚焦于高校党支部主题党课、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探索,旨在提高党员党性教育水平,促进党员思想政治与实践能力提升,为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主题党课创新实践:多元化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主题党课设计与实施方面,高校党组织摒弃传统单向灌输模式,采用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党员思想实际和学科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的课程内容。调查显示,不同高校在选题上各有创新,涵盖党的历史、基本理论、时事热点等,让主题党课更具针对性和时代性,提高党员参与度。
在内容分析上,深入剖析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将这些内容纳入主题党课,能使党员了解国家发展方向、社会现状和问题,引导党员为国家发展和社会问题解决贡献力量。同时,主题党课还与时事和学科领域紧密结合,通过引入时事热点解释党的基本理论,与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党课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在教育方法与资源方面,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应用于主题党课。案例分析培养党员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小组讨论促进党员交流合作,角色扮演提升党员应变和沟通能力。教材资源选用上,自主研发教材能贴合高校实际,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现有资源则丰富了党课内容。
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实践:形式多样增强教育效果
在组织和形式上,高校党组织紧扣时代主题,明确教育目标,探索新形式和内容,如主题演讲、辩论赛、文艺演出等。座谈会、党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各异的活动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活动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结合,让党员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理解、提升党性修养。
在教育效果方面,主题党日活动对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影响。参与活动可提高党员党性觉悟,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认同与忠诚;增强党员政治认知能力,使其理解党的政策和决策背景目的;帮助党员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党的优良传统。
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实践中,高校党组织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拓展领域,开展科技支农、文化下乡、环保宣传、支教、扶贫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建立档案等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校园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引导更多党员参与。
在合作与项目内容上,党组织与志愿者团队合作,发挥引领作用,整合资源。研究不同志愿服务项目(如扶贫助学、环保、文化传承等)的实施方式和效果,发现这些活动能培养党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升组织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志愿服务活动还能增强党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其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高校党支部这三项活动创新实践的研究可以看出,创新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关键。未来,高校党支部应持续深化创新研究,总结经验,探索更符合时代与党员需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党员教育与培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这些创新实践丰富了高校党支部活动,提高党员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南昌理工学院 张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