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滚动新闻>

培育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 推动“大国陶瓷”走向世界

2024-10-24 21:2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为经济发展增动能、添效益的迫切需要。

培育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提高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起到重要促进作用。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宣传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促进文化贸易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意见》提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扩大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等多项任务举措,培育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贸易作出了部署,强调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以及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文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主要集中于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179.58亿美元,顺差明显。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文化新业态持续展现出显著的经济贸易带动效应。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以数字技术赋能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同比增长15.3%。

通过科技创新和服务内容创新,我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影视剧、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文化及娱乐领域知识产权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出口规模升至2019年的1.7倍。今年8月,一款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就引发全球游戏玩家的追捧,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游戏呈现出的满满的科技感,更是游戏背后承载的引人入胜的中华传统文化。截至9月底,这款游戏全球销量已突破2000万套,总收入超10亿美元。从名山大川到千年古刹,从高腔配乐到人物设定,不少外国玩家通过这款中国游戏,接触并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与更多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往来也逐渐密切。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48.5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可视艺术和手工艺品。中国在与意大利、泰国等近20个国家签署的政府间文件中,均对文化和旅游贸易投资与产业国际合作作出了专门安排。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日前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宣传部、商务部、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认定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367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115个。联合商务部命名新一批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国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外国企业来华贸易投资提供综合服务保障。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壮大企业主体,搭建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桥梁,让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大国陶瓷”走向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宜兴紫砂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文化贸易,宜兴紫砂陶得以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了解和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宜兴紫砂陶的国际贸易还带动了陶瓷原料加工、设计、包装、展览、版权交易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紫泥春华博物馆坚持传承与创新,致力于推动以紫砂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紫泥春华”走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农历春节前夕,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从馆藏珍品紫砂壶“使者”系列作品中,精选出一把造型独具中国特色的紫砂壶,赠送给巴拿马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使者”系列作品寓意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桥梁。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期间,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带去的中国陶瓷系列图片、宣传视频亮相“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影视图片展。展品展示了一件件陶艺作品从生丕制作到高温烧刻再到艺术成品的全过程,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致力于在“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人文交流中传播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于2023年上线“紫泥春华数字博物馆”。通过高清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馆藏精品以及紫砂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让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紫砂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美的紫砂艺术。未来,“紫泥春华数字博物馆”还将上线数字紫砂壶产品,每一件数字藏品都配有专属的收藏证书、版权证书、外观设计专利等,确保紫砂爱好者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紫砂数字藏品。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大国陶瓷文化,推动陶瓷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5月31日,中国商业史学会、文博文旅数字应用创新实验室、《城市漫步》杂志联合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北京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北京新影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京举办大国陶瓷文化交流研讨会。会议期间,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紫砂矿净料价值估值报告》。“大国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会上启动,工程包括图书出版、拍摄纪录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数字文博、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之旅等系列活动,旨在以陶为媒,将陶瓷锻造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文明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中华文化符号与载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陶瓷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和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引领,以馆藏紫砂壶艺术品资源为基础,以创作者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竞争力,围绕博物馆价值提升,构建集版权保护、品牌赋能、价值评估于一体的文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近期,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龚心瀚为弘扬我国陶瓷文化题写“大国陶瓷”品牌。日前,国家版权局登记“大国陶瓷”(国作登字2024F00211617)。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与中建华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文创产品开发、文创产品数字化、文化贸易等主题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紫砂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耕耘,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已稳步成长为一个可供全球紫砂爱好者学习、互动、交流的国际传播平台,承担起了博物馆文化传承的重任,传承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将中国陶瓷、宜兴紫砂、茶文化、文化符号等禀赋要素打造成文化名片和文明的精神标识,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间博物馆的创新与担当,有力地推动了陶瓷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了紫砂产品的国际美誉度。面向未来,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将持续联动,充分发挥博物馆和行业协会、智库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专项基金、主流媒体等禀赋优势,将弘扬传播大国陶瓷文化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胡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