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巨变 泉州公路人将这段公路成长史说给您听
从前,时光很缓,车马很“慢”,路途很长。而今,路通八达,车轮滚滚,一日千里。75年沧桑巨变,75年伟大跨越,通过数代公路人的接续奋斗,泉州公路华丽“蝶变”,大地为琴、公路为弦,在纵横交错中奏响内畅外联、经济发展的希望之歌。
从“勉强维持通车”到“公路畅安舒美优”,围绕着改革和发展这条主线,泉州公路人一路砥砺向前,全程拼搏奋进,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将这段公路成长史说给您听。
75年路桥巨变 铺就经济发展腾飞路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寻觅公路变化的气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晋江专区(辖现在的泉州地区和当时的同安、莆田、仙游、金门等县)接过的是218公里公路和184座长度约3719米的公路桥梁,还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泥巴路”。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路建设如沐春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行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泉州大桥、晋江大桥、沿海大通道、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湾大桥等交通大项目相继通车,公路工程建设者们坚守施工一线,迎难而上、敢当重任,完成一项又一项建设任务,沙土路变成宽阔平整的沥青混凝土路,连同人行道、排水系统、安保设施、绿化景观一同改造,从路通、路畅升级为路美、路优。
虹桥飞架越古今,大道坦途路通达。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0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里程1317公里,一、二级公路1074公里,路面沥青化达到491公里,建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国道228、324、355、356、358线,及省道213、215、217、310、312、507线为主骨架,向各县(市、区)城关辐射,沿港口、卫星城镇延伸的现代公路交通网“半小时经济圈”。
“回想扎根建设一线的无数日子里,感受到的不仅是路的变化,更是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岗位上奉献40年的永春公路分中心工程技术人员尤鲜明感叹道。
随着一条条国省干线公路变得越来越通畅,群众出行愈发便捷、安全,产业也沿着公路“走”,充分激发“路衍经济”发展活力。国道324线泉州大桥新桥建成通车,双向2车道增至6车道,有效缓解泉州市区晋江两岸交通压力,加快盘活周边区域,促进泉州中心城区与晋江、石狮等地区的互联互通;国道228线泉州滨海风景道“白改黑”、配套景观工程建设热火朝天,该路段与海相伴,不仅拥有绝佳的海滩资源,串起8处世界文化遗产点,聚集众多自然人文景观,还濒临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为渔业发展提供坚实交通基础;国道355、358线跨越山海,串联多个风光秀丽的乡村和景区,也成为茶乡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连接线”……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乡村城镇繁荣发达,公路的日新月异助力经济腾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路漫漫向新而行养好民众平安出行路
回首过往,50年代的沙土路,养路工用的是传统的大扫把;80年代的柏油路,用的是些小型、简易的养路机;90年代的水泥路,用的是机械化养路车……党的十八大之后,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步成为公路提升改造的首选,养路工靠力气、人工的工作模式发生重大转折,泉州国省干线公路正式进入机械化阶段,实现公路养护从人工作业为主到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革命变革,更加注重预防性、精细化养护。
多年来,伴随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发展,泉州公路人寻机探索多种智能技术,设备系统不断加持,助推公路管养“智慧”升级:2019年,道路综合检测车正式进驻泉州,采集具体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库,公路的“把脉问诊”和“开药治病”有了直观详尽的数据支撑;为大桥安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对桥梁裂缝、拱圈应变情况进行采集、上传、数据初步分析,实现缺陷段的定量化精细检查及精细化养护;无人机、自行式灌缝一体机、高空作业车、桥梁检测车等一系列养路“神器”的使用,解决了人工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低等问题;省道215线德化上涌和国道356线永春蓬壶两条易结冰路段设置恶劣天气管控系统,多部门实现资源整合,完善天气预警功能;晋江大桥、后渚大桥装上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在台风暴雨中不间断地对大桥进行视频、风力、降水等多维度监测,数据收集更为科学高效。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离不开一批批同步“转型”的公路人,他们不仅观念和技术跟得上时代步伐,更是在工作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据统计,从“十二五”至今共有34个科技项目获得立项,1998年至今共有29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同时,由公路人自主创新研发的泉路通小程序、自动化路肩割草机、自行式割草机等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取得奖项,逐渐打造出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智慧型的公路人队伍。
与时俱进,寻路转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前,泉州公路人又来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关口,不断探索数字化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在直属公路分中心试点启用车载AI智能巡检系统,桥梁隧道分中心逐步推进桥隧档案数字化管理和六桥二隧BIM模型建设并投入使用,在智慧养护、大数据共建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用数字化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向“新”、发展提“质”。
数十载匠心服务守护群众美好幸福路
每当夜幕降临,一盏印有公路驿站标志的导视柱“大灯”会被点亮,散发出温暖的光,为南来北往的乘客、陆续归家的游子照亮前行的路。
这样的公路logo导视柱树立在泉州国省干线公路驿站边,犹如一位高大的“守护者”,守望每一位过往的群众。2014年,泉州市公路中心在国道355线德化路段建设第一个国省干线公路停车区,随后,又根据地理位置、车流量等,建设了一处处公路服务区。随着自驾旅游逐渐火热,乡镇产业快速发展,国省干线公路成为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公路从强调通达性、快捷性拓展为更加重视景观性、服务配套性。2023年,泉州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统一升级为公路驿站,功能从单一停车充实为集便民服务、停车休息、吃饭住宿、娱乐消费等于一体,公路养护服务水平实现了由“保基本”到“上档次”的重大转变,更是注入了公路人对过往司乘人员平安出行的期盼和真情服务的本心。
目前,已建成的泉州国省干线公路驿站共有10家,不同驿站各有特色:安溪澳江公路驿站是全省第一家“司机之家”,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自驾沿海踏征程,车轮滚滚向南行。国道省道展通途,公路驿站显温情,”祝先生将这首诗送给已成为自驾游群体口中“宝藏营地”的德化山茶公路驿站;台商投资区前见公路驿站位于国道228线最美海岸线旁,拥有绝佳海景和可供游客游玩的沙滩;永春岵山公路驿站建有廉政文化园和青少年路政普法基地,适合与孩子前往,在轻松氛围下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从停车区到服务区,再到公路驿站,变的是硬件设施明显提升,能够满足过往司乘人员多样需求,不变的是泉州公路人几十载以来,“问需为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是践行为民服务的不断实践,让过往群众旅有所歇、游有所乐,进入驿站更有回家的感觉。
养一条路,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这是泉州公路人的不懈坚持。泉州市公路中心也将继续秉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养护、精诚服务、精美呈现的工作理念,以“一路向党、一路为民”的决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交旅融合大局,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先行区贡献泉州公路力量。(供稿人:张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