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泥湾到兵团:红色传承 非凡蝶变——“从南泥湾到兵团”蝶变系列海报
红色南泥湾 陕北好江南
1941年春,三五九旅的战士们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到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凭借战天斗地的气魄、不屈不挠的品格,战士们硬是将昔日的“烂泥湾”变为“陕北的好江南”。
2021年,水利部、财政部继续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南泥湾镇成为试点之一。现如今的南泥湾,不仅是歌中所唱的“陕北的好江南”,还成为当地人的“幸福湾”“示范湾。”
圣地延安焕新颜
延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进入新时代,宝塔山下的革命圣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延安,已难见黄土高坡沙尘飞扬,通过退耕绿化、污染防治、延河治理等举措,延安展现出了地绿、天蓝、水清的新貌。老区人民实现整体脱贫,迈进全面小康的新生活。延安从黄到绿,由穷变富,红色圣地旧貌换新颜。
唱响新时代的“打盐歌”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交界地带。1941年秋,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盐池,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打盐大生产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到1943年,从盐池运出的食盐约12.5亿公斤。
如今,在盐池、定边等三边地区,正在充分利用并发挥盐湖的资源优势,例如用盐湖养殖青蟹、南美白对虾;提取盐湖中硝、镁等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未来,将打造一批资源互补、产业融合、科技融通、技术领先的绿色产业集群,努力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桥见证金城兰州沧桑巨变
这一座世界闻名的铁桥,它像一部史诗般,飨刻着兰州古往今来的变迁,它就是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这座百年老桥与兰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见证着黄河和金城兰州的历史发展。
长达百年的相依相伴,中山桥已经深烙在兰州人的心上,成了抹不去的记忆底片。对于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兰州人而言,中山桥更像是一位亲人,一位长者,在黄河之滨,对后辈儿孙和外来访客讲述着这座城市悠悠的古老历史和黄河文化的点点滴滴……
从驼铃声声到现代化交通的飞跃
曾经,驼铃声声是这里最主要的交通音符。而今,嘉峪关已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如丝带般贯穿南北,铁路动脉连接东西,航空线路更是让这座城市与世界无缝对接。每一次出行的顺畅,不仅是地理距离的拉近,更是嘉峪关人不断突破自我,勇攀高峰精神的体现。
从地窝子崛起广厦千万间
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位于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二场,占地面积50余亩,共有150多穴,是目前新疆范围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整连建制地窝子遗址。这些地窝子的建造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的一个加强连赴火石泉地区建场,在戈壁荒漠等极端自然环境中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而挖建了这种半地穴式建筑。战士们在此一住十年,在“种植禁区”创造了小麦稳产高产的奇迹,把亘古荒原变成良田绿洲。
如今,天山南北,已经崛起12座兵团城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一般城市为支点、城镇群为重点、团场城镇为节点,与地方城镇功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在维稳戍边、经济社会发展、兵地融合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从“地窝子”到生态园林城市,“城”为兵团添光彩。
可克达拉变了“新模样”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20世纪60年代,一首《草原之夜》让可克达拉为人们所知,这首歌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至2015年,可克达拉市正式成立,实行兵团城市“师市合一”模式,归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管理。如今的可克达拉,薰衣草花盛开,游人如织,又换了“新模样”。
柯柯牙绿色传奇:从满目苍黄到千顷澄碧
这里是柯柯牙。打开中国地图,柯柯牙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20世纪80年代,一场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的全民植树造林“大会战”,就从这里开始。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如今,柯柯牙的一抹翠,已经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累计造林8885万株、518.4万亩,国土森林面积从2012年的1340万亩增至1733万亩,蹚出了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有效治沙模式,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
从军垦第一犁到高新农业
70年来,兵团人扎根边疆,躬耕于风头水尾,奋进于大漠戈壁,从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率先建成了全国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挥了 “农”为全国做示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