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北京市>

乡村振兴,非遗筑梦——中农学子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洪水峪村的实践之旅

2024-09-04 09: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充分展现农科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争做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洪水峪村作为乡村振兴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非遗资源。7月5日至7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一行7人在研究生乡村振兴、1+3专项党支部的引领下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体悟农业-实地调研

7月6日,同学们在洪水峪村驻村第一村书记张建平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该村甜糯玉米和藜麦的种植情况。鉴于洪水峪村高海拔、土地多石块、土壤贫瘠等特殊的环境因素,加之这是首次尝试种植甜糯玉米和藜麦,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针对红藜麦存在的问题,小队成员进一步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将当地种植的红藜麦2号和3号种子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以便于比较不同品种对发芽率的影响。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体悟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困境,同时党支部也切实发挥了引领作用,指导同学们要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农村农民的现状。

图1 小队成员在田间进行调研

体验非遗-木版水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结合西城和门头沟两区资源优势,张建平书记决定带领团队和洪水峪村民走一条“文化(非遗)+民宿”的创新发展之路,定期举办“非遗进乡村”活动。7月7日, 小队成员有幸亲身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在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心的高级技师和传承人的指导下,小队成员学习了木版水印的起源、发展和技艺流程,亲手实践了这一艺术的制作过程,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小队成员将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觉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

图2 小队成员与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心的师傅们合照

力行群众-科普讲座

面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同学们在支部党员的带领下迅速行动,决定联合洪水峪村党支部举办一场以“洪水峪村规范化种植和适宜种植作物推荐”为主题的科普讲座,旨在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当地农业发展。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7月8日上午,小队成员在洪水峪村开展了此次科普活动。

图3 在洪水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平的帮助下开展讲座

祝永俊同学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在科普讲座中提到目前该村的甜糯玉米种植存在间距过大,杂草过多等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未来甜糯玉米规范化种植的详尽方案和生长后期的关键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多项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屈馨月同学则根据洪水峪村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介绍了燕麦、谷子、红芸豆等多种适应性强的作物,并详细阐述了上述作物在该村种植的优势与潜力和轮作方案。

在活动过程中,洪水峪村两委干部、村民均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讨论热烈,表示从中收获颇多,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小队成员们也在活动准备和讲课过程中体会到了如何利用所学助力乡村发展,党员同志们也发挥带头作用指导大家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图4 小队成员屈馨月为村民们进行农业科普

在“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指引下,小队成员将理论学习与乡村实践有机结合,深入田间走进乡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练就了兴农本领,在洪水峪村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秉承“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引导更多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而洪水峪村,也将在中国农业大学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助力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乡村振兴之花。

图5 小队成员与村民们的合照

(文字:郝紫沂 赵慧玲 李响图片:小队成员)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