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滚动新闻>

同览陇原风情,共绘丝路画卷——境外媒体记者甘肃参访活动圆满举办

2024-07-25 11:3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你可听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却从此处入人间”?在中国西北部,奔腾的黄河流淌过黄土高原,绘就壮美的锦绣山川图景,滋养这片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土地,孕育出绚烂多彩的人文风情——这里就是甘肃。

2024年7月15日至21日,境外媒体记者甘肃参访活动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举办,邀请了来自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等国的10余名记者,依次走访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兰州市等地。

境外媒体记者团合影

民族团结共筑和谐家园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记者团参访的第一站。各国记者走进八坊十三巷街区,了解回族砖雕、汉族木刻、河州蛋雕、临夏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亲切交流,并参观了居民区的清真寺,深入了解到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街道改造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清真寺,听说这里是汉族与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丝绸之路上那种团结一心的氛围。”韩国《亚洲经济》记者裴仁宣说。

境外媒体记者夜游八坊十三巷

在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加拉尕玛村,记者团了解了甘南州首个天然气入户的少数民族村庄所开展的藏家生态园、帐篷营地、公共场所等文化旅游村的建设状况。俄罗斯全国广播电视公司首席记者亚历山大走进当地藏族民众家中进行采访,重点关注村庄在人居环境改善、民众就地就近就业、人才教育培训、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举措。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记者团参访了“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深入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领略到藏传佛教的深厚底蕴。

产业赋能共助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与甘肃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这里的地貌让我仿佛置身巴基斯坦。这里水电站所采用的环保技术令人惊叹,其应用也更加现代化。”在刘家峡水电站采访时,巴基斯坦A1电视台社长侯成说道。

在临夏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记者团重点关注了临夏州鲜切花产业的发展情况。该园区凭借临夏市在花卉资源方面突出的区位优势,打造出了具备高新智能温室的花卉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局长戴思佳表示:“采用高科技机器的工厂所生产的鲜切花数量众多,并且能够有效规避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期望印度尼西亚也能够拥有学习鲜花港的生产技术、管理运营以及营销体系的机会,推动鲜花贸易的发展。”

境外媒体记者采访临夏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负责人

在甘南州那吾镇更知地村的兴盛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华羚乳品集团公司,记者团全方位了解了合作市在牦牛乳产业方面促进牧业增产、牧民增收的举措、成效以及经验。巴基斯坦A1电视台社长侯成称:“此前,我一直认为甘南可能是相对落后的村落。来到甘南后才发现,甘南不仅拥有美丽的大草原和良好的生态保护措施,而且还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城市,在这里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一切,这实在是太酷了!我尤其喜欢这里的草原,还有牦牛和绵羊,喜欢这里的民族氛围。我品尝了这里加工出品的酸奶,和我们平时在市场上购买的味道不同,这里的酸奶更加天然有机,味道甜甜的。”

境外媒体记者参观华羚乳品集团

生态建设共绘自然新篇

参访期间,记者们徜徉在“甘肃最美公路”——临夏州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与宁静,直观感受生态保护的斐然成果。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美仁大草原,呈现的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记者团成员们满怀兴致地换上精美的藏族服饰,骑上骏马,亲身体验游牧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传承为甘南州的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境外媒体记者在美仁大草原体验民族服饰

兰州市水墨丹霞风景区同样令人称奇。记者团在此观看了精妙绝伦的《舞马丹霞》演出,知晓了马背上的丝路历史、马文化以及马术技法。与此同时,他们还观赏到了丹霞崖壁、风动石等地质奇观。那五彩斑斓、雄浑辽阔的丹霞地貌,在晴朗的天气中显得尤为壮观,韩国《亚洲经济》记者裴仁宣不禁由衷赞叹:“蓝天白云与丹霞红绿相间的地貌互相映衬,放眼望去美极了!”

推陈出新共护文化遗产

在探访炳灵寺石窟时,历经千年留存的石窟艺术让记者们陶醉不已,多元融合的石窟造像和精美的壁画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炳灵寺石窟被誉为黄河上的‘艺术瑰宝’,是大自然神奇伟力与人类精湛手工的完美结合,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遗产。”越南《人民报》记者杜有兴在文章中如此评价。

在甘南州文化馆,记者团欣赏了全长111米的巨幅唐卡——《红军长征过甘南》。主创者夏吾多杰详细介绍了唐卡的绘画原料及创作手法。记者团成员为眼前色彩绚烂的百米唐卡惊叹不已,对唐卡及其所蕴含的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赞誉有加。“以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唐卡形式来展现中国的现代历史,就像在古老的画布上绽放出崭新的花朵,我认为这十分有趣。”韩国《亚洲经济》记者裴仁宣说。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记者团观赏了千余件珍贵简牍。这些穿越千年时光的竹简给来自日本北海道新闻社的记者古田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虽然竹简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但现在的人依然能理解其记载的内容,真的很神奇!”

境外媒体记者体验非遗手工

此外,记者团还参观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欣赏了粗犷雄浑的兰州太平鼓、惊险刺激的永登高高跷、古韵悠扬的兰州鼓子和惠泽一方的黄河大水车等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对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和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深厚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朱迪秋)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