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滚动新闻>

大学生要真正“成人”,必须穿行于“两所大学”之间

2024-07-22 10: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宋广文

暑期已到,在校大学生除了积极备考以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外,对假期生活或多或少也会有自己的计划。面对应届毕业生总量超过1千万和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究竟是以“躺平”、“佛系”的心态“得过且过”,还是一味地跟风自嘲“生不逢时”并极力夸大所谓的“内卷”?抑或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认真审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及自身与未来工作的关系?心态不同,想法就不同,行动当然也就不同。

虽然不是所有的在校生都对自己和未来的关系无所顾忌,但至少有部分学生由于自我发展的不够“成熟”而容易出现埃里克森意义上的“自我延缓”、“自我拒斥”或“自我混乱”,表现为心理发展延迟于“身份”或“角色”的定位,总对做“孩子”乐此不疲,给人以长不大的感觉。长此以往,难以真正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学生所在的大学,不管以什么见长,都有对学生毕业标准的要求,否则无法毕业。但知识教育为主,理论学习为主仍是大学传统且流行的做法。这样导致的“知行分离”并未引起教育管理者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因此就业后的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成熟”的问题,还是要多设计一些自我“体验”和“体悟”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必须例行穿行于学校和社会“两所大学”之间。而我们普遍缺乏对另一所大学——“社会”大学的重视,其实社会才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也是不可能仅在学校就能真正认识和把握的世界。

一个人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必须形成成熟的“场域感”,即乐于到现场进行真实的体验。如学前专业的学生不去幼儿园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接触,不去观摩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不去与孩子共同完成几个具体的活动,就很难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技能的不熟练,方法的不“科学”、不实用。通过真实的体验,学生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基础上会加倍弥补知识、技能、理论及能力的不足,这种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所谓的“理想”或工作要求,而是自我发现后的内在“需要”。仅靠学校统一时间内的统一“实习”,特别是毕业前的短暂实习,根本无法使他们达到可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即便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间上也往往不够用。

而且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从中学直接到大学的学生,从来就没有真正地认识过“工作”,不知道不同岗位的工作素养如何养成,容易误将知识的学习或考试分数当作“工作的本钱”或进入职场的资本。一些用人单位所以对一些高分的学生并不看好,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或起码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与合作态度。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积极,自信,建设性,欣赏,乐于助人等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专家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是最根基的部分,在衡量人的素养时,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划分。后一项通过学习、培训就可获得。

如果按“素质冰山”理论解读,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的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等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水上部分只占1/8,它代表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是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可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是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

而如果不走入社会这所大学,学生很难在校内形成职业素养中最关键的素养。

穿行于两所大学之间意味着:1.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发现自己已有知识“质”与“量”的欠缺,以便回校后自觉而有针对性的弥补;2.通过与工作者的接触深刻了解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必备素养,以便真正发现自己职业素养上的不足;3.通过具体工作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增强未来工作的适应性;4.通过与人交流与合作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要让学生具备未来的竞争力,仅仅依靠知识量的增加或技能的熟练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只有大学的硬性要求和学生自发的意识“合力”,才可赋能真正的“知行合一”。

就业的竞争性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智慧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许多工作将由机器替代。如果压力不能变成“动力”,那么压力就会“变大”;人的本能反应容易将压力的形成视为外在的强加,于是才会滋生更多的“抱怨”、“怪罪”、“牢骚”等消极情绪。此种现象还有“传染”效应,所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才会在工作前将“点点滴滴”做好。(本文作者系广东白云学院心理学教授)

【责任编辑:胡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