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滚动新闻>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第七集:数字化复刻长城

2024-06-03 10: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前言: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文物和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大北方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具有整体规模大、内涵价值高、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景观种类多等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呈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推出第四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系列视频。本批视频依托天津市文物局主办、天津博物馆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虚实之间·发现长城——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和数字成果展》,通过明长城墙体连续实景三维数据库和明长城防御体系数据库的丰富数据,从多重角度展示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彰显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意义。 

摘要:过去人们只能用脚步丈量长城,现在却可以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明长城墙体连续实景三维数据库已经覆盖超过6000公里的长城墙体和附属设施,积累了200多万张平均厘米级分辨率的高清图像。明长城防御体系空间数据库收入了明长城全线1000多个城池、2000多个驿站和2000多座烽燧的影像数据。作为研究长城的基础和手段,数字技术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长城、复原长城,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简介

2021年2月9日,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内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专家组,分别对接服务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咨询、评议、研究和传播作用,将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沟通桥梁,凝聚专家智慧,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专家力量。

声明:本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制作,转载需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胡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