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地方政务>

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孙飞吉:“医”路奋发求进取 生命禁区觅生机

2024-04-02 13:5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健康无小事,脑部问题更是“头”等大事。都说神经外科领域有“四高”:风险高、强度高、手术难度高、病人致残致死率高,神经外科手术,便常被誉为在“生命禁区”开辟希望之路。但这门复杂、深奥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却深深吸引了当时即将医学院本科毕业的一名年轻人——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成了他最坚定的理想。

瞄准这个目标,他一路勤奋专研,从一名稚气的医学生逐渐成长为如今的神经外科专业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一名科教研齐头并进的学科带头人……他就是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孙飞吉。

“全心投入 方能不负医者使命”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怀有敬畏生命的心,拥有过硬的技术,才能尽职尽责地为病人服务。”抱着这样的信念,2010年至2016年期间,孙飞吉刻苦学习,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时常“白天上临床,晚上做实验”,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阶段的学习。

回想起曾经的学习经历,孙飞吉用“打基础”三个字进行了精炼的总结。“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技术是作为神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既然决定做一名医生,那我就要做到最好,才能不辜负肩上所担的责任。”

有目标的人更容易到达终点,2016年博士毕业后,孙飞吉正式开启了他的从医生涯。从脑部常见病、多发病,到脑外伤、脑出血,重症患者急诊、头部外伤手术、择期手术……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孙飞吉进入了新的飞速成长期,主刀及参与各级手术数百台。

创新技术多项“首例”填补医院空白

自2021年12月,孙飞吉担任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神经外科科室负责人以来,他带领科室团队积极进取,陆续开展了多项神经外科新技术,如神经内镜下颅底肿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急性脑梗介入取栓术,颅内Ommaya囊置入术等,填补了医院神经外科多项手术技术空白,其中“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分别获2022年度及2023年度院内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科室业务能力较前均有大幅提升,能更好的为周边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有一种医者仁心,是在生死博弈之间,在巨大压力下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医生来讲,患者治愈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会尽百分百努力去救治。”2021年底,一名车祸伤患者经急诊送至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医院多学科专家协同会诊后,抢救方案很快拟定,但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考虑到患者病情又急且重,额颞叶广泛的脑挫裂伤需尽快手术,孙飞吉积极应对,与患者家属进行了一番深切地沟通。征得同意后,他带领团队顶住压力为患者实施了院内首例显微镜下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愈后良好。

“这次对你们医院真的是刮目相看,之前想转院就是担心这么高难度的手术你们做不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厉害!”出院时,患者家属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为团队送来了锦旗。

对孙飞吉来讲,这是一例十分“特殊”的手术。“一方面这是医院首例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以前因条件限制,未能开展。一方面如果这名患者坚决转院,风险极高,转院过程中患者‘脑疝’的几率很大。”孙飞吉说,让他和团队感动、欣慰的是,患者最后选择相信他们,并且有一个良好的愈后。

攻坚克难带动科室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孙医生,我们还是选择相信你们团队。”2022年,一名患者因头痛、嗅觉障碍来到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神经外科门诊,经查,确诊为颅底巨大肿瘤,需手术治疗。经过一周时间的考虑,患者及家属最后选择由孙飞吉作主刀医生。在患者的信任下,孙飞吉带领团队制定了详实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开展了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下的颅底脑膜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愈后良好,一年后复查也没有复发,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据悉,神经内镜技术在很多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显现出明显优势,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主要技术之一,其代表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紧跟技术前沿,孙飞吉不仅熟练掌握神经内镜技术在脑出血,颅底肿瘤,脑室病变,松果体病变中的应用。在西南地区神经内镜大会及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等各类会议上作学术报告,还曾获得中国胶质瘤协作组胶质瘤病例大赛贵州赛区冠军,全国优胜奖。

此外,科室的神经介入手术从备案到首次顺利开展,孙飞吉在团队建设和科室人才培养上倾注了大量精力,神经介入手术让脑血管手术更微创化,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传统开颅手术带来的损伤,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介入术后24小时就能下地活动,一周左右就能康复出院。开展的新技术更多了,患者信任度更高了,科室更有凝聚力了……谈到科室近两年的变化,孙飞吉表示,得到周边老百姓的认可是他和团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作为科室领头人,他希望带领团队以区域重点学科为目标,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为路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内涵,为群众提供有深度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作为研究生导师、规培教师,他也将一如既往,一手抓临床、一手抓科研,带着敬畏之心,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众多被疾病困扰着的人们,寻觅无限生机。(何紫宁)

【责任编辑:王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