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军民鱼水情意深 双拥花开香满城
近日,重庆市第八届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表彰大会召开,渝北区成功实现“八连冠”。同时,区财政局、仙桃街道办事处、龙山街道商会等3个单位获评重庆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渝北实验小学校副校长叶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科科长陈小川等2名同志荣获重庆市拥军优属模范个人。
加强组织领导,双拥工作形成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近年来,渝北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积极适应强国强军大势,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切实做到抓经济不忘固国防、搞建设不忘兴武装、谋发展不忘强战备。
定期组织召开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双拥座谈会。不断完善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以及部队建设项目审批、拨款等“四优先”机制。及时动态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按照“五有”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成功构建“1+22+380+N” 双拥服务网络, 【“1”,即1个双拥工作领导小组;“22”,即22个镇街属地化服务;“380”,即380个基层双拥单元,包括356个社区、13家驻军单位、11个双拥共建点;“N”,即各类社会组织】。逐步形成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新格局。
树牢大局意识,拥军支前取得新成效
适应新形势,紧贴新任务。坚持军队“所需”与地方“所能”无缝连接,倾力拥军支前,服务备战打仗。近年来,渝北提供土地400余亩,投入地方财政资金2亿元,完成统景通信连、武警连队环境整治项目,推进武警十一中队、区人武部新营房建设,累计解决驻区部队训练场地有限、营房老旧、交通不便等实际问题82件。
2021年7月,受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和边海防基层部队结对共建试点任务,与浙江省舟山市东福山观通站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打通结对共建“快速通道”,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组织百名施工人员,不远千里赶赴海岛,顶烈日、战风浪,仅用6个月,高质高效完成营房提质改造。持续开展文化拥军、党建共学、走访慰问等系列共建活动,关心关爱困难官兵家庭,以实际行动鼓励驻岛官兵积极练兵备战,守好海防前哨。
支持长安等军工企业发展,帮助天箭惯性等“民参军”企业上市,持续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全区上下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生动局面。
广泛宣传发动,尊崇氛围成为新风尚
和平不忘国防,发展更需拥军。渝北始终坚持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拥军的重点任务,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已然在全区上下达成普遍共识。
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800万元,精心打造双拥公园、双拥展厅、双拥医院、双拥社区、双拥商圈、双拥公交、双拥学校等新时代双拥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优势,成功打造茨竹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中华职教社英烈广场和张伦烈士陈列馆等,开辟了国防和爱国主题教育新阵地。
定期开展“情系边海防”、建党100周年、喜迎二十大、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等主题系列活动256场次。常态化开展送立功喜报、观红色电影、走红色景点等关爱功臣活动482场次。机场、车站和重要交通干道等公共场所,“军人依法优先”标识、国防和双拥宣传标语引人入目。
数百家“拥军企业”“拥军门店”引领拥军新风尚,筑起新时代社会拥军新品牌。
深化双拥共建,军民携手迈入新篇章
军民共携手,双拥花更红。渝北区圆满完成接收安置任务,切实做到“部队、地方、个人”三满意。在招录辅警、综合应急救援队员和社区工作岗位时优先招录退役军人。连续4年为全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军旅元素纪念品14.6万个。
在春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官兵3.2万人次,落实慰问物资300余万元。建立官兵家庭“一对一”联系机制,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庭4180户,帮助解决医疗、就业等实际困难169件。开展军地相亲联谊、军警共建保平安、军地文化融合发展,以及党史、法律、政策、义诊、培训进军营等活动157场次。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和军人家属就业等600余人次。
驻区部队积极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助学兴教、生态保护、抢险救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22年夏季,重庆多地发生山火,驻区部队官兵向险而行,与人民群众一道共同筑牢防火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军民一家亲”的时代赞歌。
渝北这片爱国拥军的沃土上,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奏响一曲曲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重庆市渝北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