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政务> 政务信息>

中国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趋势与研判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3-09-01 16:5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讯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昆药集团联合举办“中国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趋势与研判”专家座谈会。中国老龄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李志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军教授、国家卫健委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亮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刘征堂教授、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颜炜等出席会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研究员出席会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王莉莉研究员主持会议。

李志宏指出,搞好中国老龄产业的顶层设计,要进一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厘清老龄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全面推进老龄产业还需要精准分类,分步实施。要加快研究形成老龄产业政策集群,更好推动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激发有效需求,加速老龄产业数字化转型,补齐人才、资本、技术、标准等要素短板,健全综合监管制度等方面作出加快老龄产业发展的落地性努力。

李军指出,老龄产业不同于社会福利事业,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需要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主体共同推进。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给经济潜力造成的长远深刻影响,更要看清人口老龄化引发资源配置结构和需求结构重大变动带来的新机遇,转变旧的经济产业发展观,建构新的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机制,抓住综合性、跨界性等老龄产业的突出特征,做强中老年人为新消费主体的有效需求,做实做大老龄产业技术链、供应链,建设适合长寿时代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除了国家要出台全面发展老龄产业中长期规划之外,各类相关企业也要制定实施自己的老龄产业企业战略,占据制高点,形成一大批老龄产业头部企业。

孙亮指出,老龄健康产业是老龄产业的基础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的老龄产业,要从需求端对老年人群进行精准分类,针对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消费特点提供匹配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要在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加快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组织与大型医疗机构的联动能力,增强老龄健康产业的科技孵化能力等。

刘征堂指出,中医药在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方面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和体验好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老年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疗效确切。针对目前发展较快的医养结合服务,他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中医文化宣传,完善中医参与医养结合的体制机制,推广药膳、中医特色技术、传统功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将中医的优势更好地融合到全民全生命生活当中,为长寿时代全体国民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颜炜指出,老龄问题之所以牵动方方面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寿时代人们在老年期特别是高龄期的疾病和失能发生率较高。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个优先的战略选择就是整体提升全体国民全生命特别是老年期和高龄期的健康水平,这正是中医文化和中医药产业的独特优势。对此,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的战略定位就是坚定担当落实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调整集团战略,围绕老年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进行研发创新,打造中医文化为引领的中医药产品和服务体系,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链。

党俊武指出,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既要考虑顺应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新的需求结构,更要突出中国国情、中国优势和中国特色,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和中医药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2042年之后,伴随进入重度老龄社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还将持续相当长历史时期。为此,必须站在未来做好谋划,优先布局,开拓赛道,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构建,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产业要素上作出中长期战略安排和产业政策准备,确保老龄产业技术链、产业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打好赢得老龄产业最大市场的主场战役。

【责任编辑:胡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