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叶贤亮:老兵化作新农人,又见漫山荔枝红

2023-04-06 14:3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荔枝因苏东坡的诗句盛名传遍大江南北。一大早,叶贤亮便穿梭在果林中采摘荔枝,“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荔枝挂满枝头,摘一颗细细品尝,果肉细腻鲜嫩,清甜爽口的滋味沁人心田。

叶贤亮身为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负责人,坚持擦亮镇隆荔枝品牌,让镇隆荔枝卖得更好,走得更远。

image.png

“荔枝树下娃”的返乡情怀

2002年,叶贤亮服役于浙江省江山市某部队,先后在通信班和炊事班担任班长一职。转业后,叶贤亮做过派出所协警,也做过学校保安队长,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他心中一直放不下家乡。

“返乡创业是情结。”叶贤亮说:“爷爷那一辈人播种栽培、辛勤劳作,让荔枝树长大,我们这辈人才能收获了满满的硕果。”

如今,家乡的荔枝树满山遍野,销售却成了难题。“镇隆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父老乡亲日子过得好,我心里才踏实。”叶贤亮萌生了回乡带领村民一起创业的想法。

他和同乡的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共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在荔枝成熟的季节,叶贤亮凌晨三点半起床到果场开始干活。整理订单、排序打包、挑选荔枝、接电话和微信订单、登记客户要求……叶贤亮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一刻不停歇。“果场气温很高,再加上不断透支体力,每天都是汗流浃背的。”叶贤亮回忆道。

军人“说到做到”的铁律被叶贤亮带进团队,在叶贤亮的带领下,合作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切都井井有条。

荔枝园里“直播忙”

农业合作社创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为家乡荔枝打开销路和做大做强荔枝产业。但是满腔热情的叶贤亮很快便面临销售渠道打不开的困境。

“如今的新媒体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运用在农业上呢?”叶贤亮想明白了这一步,便开始筹划运用。

他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抓住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打造融媒体矩阵,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有助于企业提升农业品牌价值。

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开始制作一批荔枝短视频、培养一批有实力的荔枝短视频团队,借助新媒体方式开展镇隆荔枝宣传。同时,叶贤亮邀请专业团队对镇隆果农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线上开店、如何管理店铺,如何通过拍摄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产品。

在叶贤亮的带领下,团队已经将荔枝销售途径开拓到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将镇隆荔枝通过“云销售”邮遍全国。

与此同时,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与各物流公司缔结成物流支援联盟,加强物流快递公司对镇隆荔枝上市的服务功能,在多个运输口设置物流点,共同畅通荔枝销量“最后一公里”。

在镇隆镇的荔枝果园里,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画面:许多农户拿起手机,在荔枝树下开启直播,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他们不再只专注于生产环节,也开始逐渐接触产业链条的销售环节。

“我家一直种荔枝,但以前对售前售后不是很了解,收成也不高,如今通过电商销售,收入增长了好几倍。”面对镜头,果农小林难免有些紧张,但他很快进入直播状态,现场展示颗颗硕大饱满、品莹剔透的镇隆荔枝。

打造镇隆“东坡荔”金名片

2021年11月,叶贤亮当选为镇隆镇荔枝生产协会会长。他开始转变工作重点,明确要抓质量,强品牌。

在叶贤亮看来,要想擦亮品牌,首先要从种植方面抓起,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销售的道路。他提出要矮化树木的思路,这样既保障了人员的采摘安全,也能提升果产量。

北宋时期,苏轼被贬惠州,留下了“不觉至荔枝浦上”“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等佳句。镇隆荔枝无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叶贤亮抓住这点优势,充分挖掘镇隆荔枝历史文化,全力打造镇隆“东坡荔”品牌“金名片”。他注册“东坡荔”商标,并于2020年首次推出“东坡荔”品牌,在镇隆荔枝佳品“糯米糕”和“桂味”中优中选优,同时在包装、营销途径中也融入了不少东坡元素,提升了镇降荔枝的文化品牌价值。

如今镇隆荔枝家喻户晓,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首批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首个荔枝GAP认证,2021年品牌价值达10.9亿元,镇隆也入围“全围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行列。叶贤亮说,得益于镇隆东坡荔枝品牌的打响,镇隆荔枝逐渐具备较大的市场价值,东坡荔枝的标准也成为众多种植户争相学习的标准。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创业天地,叶贤亮从农村中走来,经过职业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洗礼,已成长为了一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