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最美退役军人刘亮:赴汤蹈火逆行上不负“戎光”永向前

2022-09-28 17:2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刘亮,辽宁法库人,1984年9月出生,2002年入伍,现任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在消防部队服役16年,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十大杰出消防卫士”“优秀基层指挥员”称号,获得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优秀青年”“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所带集体获评“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2018年因消防部队体制改革转业后,始终牢记改制不改忠诚、换装不换使命、退役不褪本色、转型不转作风,在新的岗位上铸忠诚、履使命、践宗旨,荣获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所在单位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2021年7月,作为团中央全国英模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2021年11月,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改制不改忠诚他始终把听党指挥作为政治信念,战位、岗位闻令而动

2002年,身体瘦弱的刘亮初入警营,遇上训练会打怵,听到警笛会紧张,面对险情会惊慌。是组织培养和领导关怀,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步步成长为火海能抢险、深水能打捞、震区能救援的消防卫士,立了功、入了党,还被保送入学提干,打心眼儿里感恩组织培养。特别是重大火灾、棘手救援时,一次次见证“党员骨干上”;汶川灾区、抗洪大堤上,一次次听到老百姓高喊“共产党好、消防队好”,让他认清了“逆行”的意义和担当,更读懂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image.png

高强度的训练和抢险,他落下了耳鸣、风湿、腰肌劳损等10余种伤病,浑身大小伤疤近30处。一次灭火战斗中,刘亮的头盔因烈火炙烤严重变形,被收藏在特勤大队的队史馆里,成为一次次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的真实写照。年迈的父母担心他的安全,不止一次的劝他换工作;支队领导考虑他在一线多年,多次提出调他到机关工作;不少朋友劝他,凭着数不清的荣誉和战功,早点转业安排个好单位。特别是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国际四星潜水员、一星潜水教练员,是招聘市场的“香饽饽”;多个培训机构重金聘请他,许诺“干的比消防少,挣的比消防多”……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他说:“部队给了我一切,我不能翅膀硬了就奔‘钱’飞,特勤培养了我,我要趁着年轻,在一线再多干几年。”

参加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归队后他第一时间与战友们分享这份喜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拼搏,是每名党员的光荣使命。扎根消防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换装不换使命他始终把精武强能作为不懈追求,赛场、火场屡建新功

尽管脱下了军装,但刘亮永远铭记“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面对应急救援血与火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他把练就过硬素质作为不辱使命的杀手锏。

消防队伍改革转制后,职能由救火为主向“全灾种”“大应急”拓展。为了适应新职能、谋求新作为,刘亮和团队潜心钻研,创新研发高层灭火、冰上救援、紧急避险、专勤训练等20余种实战应用操法,在吉林省全面推广。2019年,备战全国首届“火焰蓝”大比武,作为组训教练,36岁的刘亮主动请缨参赛。虽然身体机能过了黄金期,但拼搏斗志却是旺盛期。当练得吃饭都拿不动筷子的时候,当累得喘气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当疼得翻身都咬牙切齿的时候,“再提高一秒、就能再多救一人”的信念支撑着他,每周平均跑步165公里,总训练负荷高达20吨,一次次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一次次刷新体能和技能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全国参赛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同志,他带队获得全国第二名、国际交流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image.png

冰下打捞,易痉挛、易迷失方向、易窒息,险象环生,一直是应急救援的难题,国内国际都鲜有成功案例。刘亮连续6年担任全省消防部队潜水员培训班教练,为总队培养了70多名专业潜水员。2019年1月28日傍晚,正值北方小年,一名群众驾车横穿水库时冰层突然断裂,连人带车坠入冰水中。他带领水域救援队到达现场,附近的民间打捞队劝说,太危险,不具备打捞条件。听到落水群众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刘亮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遇难者打捞上来,尊重逝者,告慰生者。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下,刘亮携带40公斤重的装备,潜入刺骨的冰水连续奋战1个多小时,成功将罹难者打捞上来。上岸后,冻得“冰棍儿”一样的刘亮几乎失去了意识,感动的家属“扑通”一声跪地连声致谢。

多年来,刘亮参加各类救援行动5400余次,凭借过硬素质,先后在汶川地震灾区、松花江特大洪水等险情中,成功营救遇险群众470余名。

退役不褪本色他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抗洪、抗疫勇敢逆行

无论是人民子弟兵,还是人民消防员,只要群众有难,刘亮都会奋不顾身、一往无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困境。

2020年夏末秋初,前所未有的3场台风接连登录吉林,松花江一级支流饮马河发生溃堤,决口宽度30余米,最深处超过9米,大量民房被洪水侵泡,部分来不及转移的群众随时有生命危险。特勤大队“闻汛而动”,刘亮带队驰援大堤,于凌晨一点投入搜救。村庄一片汪洋,很多地方既看不见路,也开不了船,救援人员只能扶着冲锋舟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连续奋战8个小时,疏散转移群众71人。在一个洪水没过炕沿的民房中,一位老大娘和一名五六岁的男孩无助地等待营救。当消防员背着他们转移时,老人反复致谢,“多亏了你们啊,解放军!”孩子稚气地说,“长大后,我也要当兵!”刘亮和在场的消防员,没有一个人去纠正他们的说法。因为,无论是橄榄绿还是火焰蓝,听党指挥的信念没有变,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消防战士虽然不再穿军装,但百姓还把他们当军人看待。

2022年3月上旬,长春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每天新增诊和无症状感染者迅速突破千例,建设方舱医院迫在眉睫。3月14日,接到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支援要求后,仍处在术后恢复期的刘亮主动请缨,与6名特勤精英成立党员突击队,深入全市首家方舱医院——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驻点执勤。面对高负荷用电、高密度人群、高感染风险,方舱医院“防火”与“防疫”考验交织。为了确保“零隐患”“零火灾”,他带领突击队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布置灭火设施、检查消防通道、规范用电线路、开展安全培训、张贴疏散标识……连续奋战一昼夜,确保了如期安全收治患者。来不及休整,突击队再次临危受命。3月19日凌晨,湖北省援吉医疗队抵达长春,需连夜搭建负压硬模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刘亮带队连夜搭建6个重达1.2吨的负压硬膜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安装医疗器械货架70余个。进驻方舱医院50多天,他们不仅是应急救援队、消防宣传队,也是环境消杀队、物资搬运队、器械组装队,累计搬运各类物资40多吨,助力方舱医院治愈患者5200余名。

转型不转作风他始终把团结拼搏作为精神底色,带头、带队身先士卒

“团结就是力量”“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一首首嘹亮军歌萦绕耳旁。刘亮告诫自己,消防救援任务艰巨,基础不牢扛不起重任,一人拔尖打不了硬仗。作为干部,必须集中精力打造过硬队伍、培养过硬人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他抓训练、带骨干总是身先士卒。队员们常劝他,都当了副大队长,不用什么都带头做。可他却说“想要带出精英,就要有尖兵的样子,不能有老兵的架子”。从每天出操到日常工作,从基础训练到抢险救援,他始终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次上级领导检查指导,跟他握手时发现他手上都是坚硬的、厚厚的茧子,深情地说:“从这双手就看出了一个好干部”。刘亮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和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队员们,不仅是比武场上的“常胜将军”,也是训练场上的“金牌教练”。

遂行各种救援任务,体能只是“入门证”,技能才是“杀手锏”。12类、2700多件套装备,无论是灭火器材、救生设施,还是车辆装备、破拆工具,从理论到实践他都研习了无数遍。为了实现人装最佳结合,他练习用机动链锯开启啤酒瓶盖、用扩张器夹鸡蛋……特别是针对灭火能见度低、救灾时效性强等特点,遮住双眼练操作、模拟场景练心理、班组对抗练协作,培养出一批全国闻名的业务骨干和技术“大拿”。近年来,130余人次获得国际四星级潜水员、国际民用无人机飞行证等技术证书。在长春市一些急难险重的事故现场,省、市领导点名让特勤出动,让刘亮带队,因为“没有特勤啃不下的硬骨头”。

多年来,刘亮培养的骨干有46人在全国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12人考学提干,18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所在单位连续被评为先进,在各项比武竞赛中始终名列前茅,2020年被应急管理部评为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2021年,特勤大队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与权益维护司)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