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王柏和:永葆军人本色续写退伍荣光
王柏和,男,黎族,五指山市水满乡黎族人,1974年生,1982年10月入伍,1987年退伍返乡。1996年,王柏和获评“五指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获评为“水满乡优秀共产党员”。
坚持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作为一名36年党龄的退役军人,王柏和为家乡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任村小组组长期间,王柏和致力于思想上拔穷根子、行动上摘穷帽子、攻坚上敲穷钉子,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把过去闭塞落后贫穷的毛纳村,建成极富民族特色的小康村。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头开发570多亩茶园,带领乡亲大力发展水满乡特色茶叶产业,抓住海南自贸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经济的契机,带领毛纳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水满乡毛纳村,对毛纳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给予充分肯定。他亲自察看了毛纳村茶叶“基地”,与王柏和亲切交谈,他说:“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王柏和铭记于心,他身托重任与光荣使命,将村民脱贫增收工作服务好,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将毛纳村茶园特色旅游形成消费和转化,在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子,让全村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好。
坚持党建引领,办好乡村民生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这在王柏和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身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王柏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人民”的理念,勇当先锋,做好表率,带领毛纳村全体党员干部组成战斗堡垒带头冲,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啃下来,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
过去的毛纳村,没有水利工程,村民耕作要“看天吃饭”。为解决这个难题,王柏和带领党员干部们每天起早贪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测量,制定解决方案,号召村民们用锄头和铁铲,一锄一铲地挖出了一条2公里长的农田灌溉水渠,看着水源源不断从新修的灌溉水渠流入农田,村民们纷纷拍手称赞:“我们的农田终于不用忍受干旱了,王柏和好样的!”。修好毛纳村的水利设施后,村里的生产便道又成为摆在王柏和眼前的一道难题。面对村民的不理解,王柏和又带领党员干部们站到了最前线。他带领毛纳村的党员干部每天早起带着锄头出门,一干就是一整天,很晚才回到家里。他们修路的艰辛,乡亲们都看在眼里,无不被感染,也纷纷响应号召,抡起自家锄头加入了修路的队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挖通了一条3米宽、2公里长的山路,彻底改变了毛纳村长年交通不便的困境。“没有水我们就通水”、“没有路我们就修路!”,对于退伍军人王柏和而言,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初心,强化力度办实事,站稳角度开新局,发挥组织和服务功能,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以坚守打胜仗为目标,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坚持不忘初心,热情投身自贸港建设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些都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年近6旬的王柏和已经退休,也不再担任村干部,但是他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继续以一名基层党员的身份发挥余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疫情期间,王柏和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村里的防疫志愿者,勤勤恳恳地在村口引导村民和游客测温、扫码、登记、戴口罩,协助乡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来毛纳考察后,毛纳村成为了游客热门打卡地,许多省内外的参观学习队伍和游客慕名而来,乡里的志愿者接待不过来,王柏和便主动当起了讲解员,给他们介绍着自身的发展和致富经历。
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毛纳村主导产业和村民致富的“法宝”,毛纳村也正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设目标,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着力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努力打造未来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让更多村民的美好生活故事里书写新的篇章。
2022年4月12日,王柏和收到了海南省发放的第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他深感骄傲和自豪,激动地说道:“这张优待证饱含着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深情厚爱,我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爱,更加积极地投入茶产业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带动全村增收致富”。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王柏和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均挥洒奉献和担当,始终发扬军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续写退伍荣光,时刻体现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与权益维护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