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美退役军人王晓丽:清华走出的导弹发射女一号
在最新一批,北京市征兵宣传海报中,一张女兵照片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一句“我的青春穿军装”的激昂口号,点燃了无数青年,携笔从戎、献身国防的热血情怀。
王晓丽:1988年出生,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因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奖学金并参加专业展览。2009年12月参军入伍,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第二炮兵某旅女子导弹发射连服役,担任1号操作手,成为我军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服役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并作为大学生士兵先进典型在全国进行集中宣传。2011年底退伍,现任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
好儿女,当兵去
2009年10月,正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大四的王晓丽在校园里看见“好儿女,当兵去”的征兵宣传横幅,心中埋藏已久的当兵梦被瞬间点燃。“我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可是最后没有回来……我崇敬那些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勇士。”于是,她放弃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径直到武装部报了名。经过一系列的体检、政审、面试,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成为2009年在校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之一。
在新兵连的三个月,王晓丽没有被严格的纪律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吓倒,也没有一丝后悔的念头。为了走好正步,她甚至晚上睡觉时还在被窝里练习,因为被子的重量压着脚能帮助纠正姿势。
由于新兵训练成绩突出,王晓丽被分配到机关工作,但她总觉得不“过瘾”,便主动请求加入作战部队。2010年,怀揣着绿色的梦想,王晓丽踏上了征途来到了第二炮兵某基地训练团。
我要当1号
2010年3月,我国正在组建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方阵,王晓丽幸运入选。由于比战友晚加入近5个月,她在专业知识上落后战友一大截,第一次理论考试只考了54分。这让一直身为学霸的王晓丽倍感羞愧,于是她开始了与理论知识的长期 “作战”。王晓丽是文科生出身,大学学的又是艺术学专业,面对诸多物理知识,着实有些头疼。但这个不服输的女孩再次展现了超强的韧性,白天,除了进行正常的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她还自我加压,开展臂力训练;夜晚,则加班加点学习理论知识,经常到凌晨三四点才睡觉。正是凭着这样拼劲,王晓丽很快“追”上了战友。
学习过程中,王晓丽了解到,导弹的1号手操作台是导弹发射车的“大脑”,技术和操作最具挑战性。而且只有1号手能亲手按下“点火”按钮,把“巨龙神剑”送上云霄……
“我要当1号!” 这成了王晓丽当时最大的心愿,但这个岗位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极高,不仅要求记忆力好、理解力强,还需要极其沉稳的心理素质,以往都由干部担任。
为了实现心中目标,王晓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每天都会登上庞大的导弹发射车,一个“号手就位”动作,要练上百次;在复杂的指挥控制操作台,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半寸高的作战靴后跟,磨平了两双。终于两个月后的专业比武,王晓丽3次夺得第一名,如愿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连的“1号发射手”。
荣誉属于集体
2011年7月,王晓丽所在的女子发射单元执行实弹发射任务。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观摩者,而是以1号手的身份参与发射。
实弹发射所在区域气候非常恶劣,不到四点,王晓丽和战友们就要起床开展发射准备工作。广袤的戈壁滩上荒无人烟,大家压平地面、挖沟建渠、支起帐篷,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下来,王晓丽的脸都被晒脱了皮。
然而,就在实弹发射前两天,王晓丽所在的小组被定为备份单元,与“最后一击”失之交臂。虽然有些遗憾,但王晓丽心中只有一个念想——荣誉属于集体,同志仍需努力!
学生入伍引路人
2011年12月,王晓丽离开了火热的军营,回到了清华校园,退役复学后,她以军营生活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五彩从军梦》《浓浓迷彩情》,以新颖独特的创作方式入选国际壁画展和国际纤维展。
现在的王晓丽担任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每年都会把一批批志在国防的青年学子送往军营。她还创立了“八一”工作室,为有意向到国防领域就业的同学提供一对一咨询;学生退伍后,她又协助他们融入学校。
前不久,王晓丽被评为北京市第五届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2022年度“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还入选了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候选名单。
“如果你心底已经有了参军入伍的声音,那你就不要害怕,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时间越长,你会越发觉得军营给你的东西越多,这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会伴随你一辈子。”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征兵宣传活动中,王晓丽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高校学子的从军报国之志。(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