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滚动新闻 > 

世界文化名城 让诗意栖居与蜀风雅韵在公园城市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 2022-04-14 |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琦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成都的靓丽名片。 摄影 向力民

3月16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并给出了“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三个总体定位,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成都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如何让诗意栖居与蜀风雅韵在公园城市完美结合?成都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又将如何发力?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角度解读《总体方案》。

把握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重大机遇

构建契合城市特色的天府文化发展路径

《总体方案》突出成都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要为人民群众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成都将如何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创造性地将“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狠抓发展机遇,谋划发展全局,天府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文旅行业呈现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良好局面。成都市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跻身全国领先行列,“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牢牢把握方向、坚定站稳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风尚,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文化力量。

——把握重大机遇、服务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发布,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重大机遇。要把握重大机遇,从活化利用天府文化、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推动公园城市场景转化、实现文旅产业建圈强链等方面,积极构建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相协调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传承创新、推动融合发展。天府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传承于巴蜀文明,与城市同成长,具有丰富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是成都联系世界的重要纽带,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坚持古为今用,推动天府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和社会进步,不断传承创新、发展丰富,培育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生态新动能。

——坚持文化自信,促进交流互鉴。坚持自身文化主体地位,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主动学习借鉴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围绕城市人文生态、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供给、文化市场、文化经济发展、互联网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全球影响等维度和指标,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契合城市特色的天府文化发展路径。

营造诗意栖居气息

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

《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营造诗意栖居气息,建设彰显天府文化和蜀风雅韵的世界文化名城。使命担当所系、城市发展所需。如何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营造诗意栖居气息,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

——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城市核心品牌塑造、产业载体优化、重点项目引育、高端节会提升等重点行动,建成一批城市文化地标,招引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人才,引进和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品牌活动、前沿高端展会、国际赛事活动,擦亮“三城三都”金字招牌,不断提升文创、旅游、体育、美食、音乐、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文明细胞梯次培育计划,推动4市3县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培育一批文明村镇、单位、家庭、校园。健全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文明先锋”选树机制,深入开展“幸福成都·美在文明”等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制定实施《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条措施》,定期发布《文明行为白皮书》,健全市民常态化观察、监督、建言机制。推动文明典范城市指标进入部门管理规范,推动创建工作与城市治理双促进、双提升。

——推进文艺创作攀原登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创作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舞台剧、绘画、影视等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讲好天府故事,提升市民群众对祖国、对家乡的认同感和文化获得感。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推动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市文化馆新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围绕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特色街区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和阅读空间,每年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书香成都”“乐动蓉城”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在线阅读、在线文化培训、在线展览等深受群众喜爱的线上服务项目。

——丰富文化活动供给。丰富博物馆策展、文创产品和青少年文博美育活动,推出更多非遗研学旅行基地、非遗生活美学基地和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大力丰富音乐演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化音乐品牌活动在蓉举办,力争每年举办音乐演艺1500余场次。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休闲街区等品牌。加快培育包括乡村休闲地、文博体验地、文创街区(园区)、绿道打卡地、美食品鉴地、特色民宿等在内的“千处城市文旅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持续推出12类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活动)。加快发展品牌酒店、品牌民宿、数字旅游和智慧旅游。

“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使命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在传承弘扬天府文化中实现城市人文魅力新的提升。”相关负责人说。

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努力提高天府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成都要弘扬传承发展天府文化,引领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出天府文化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重要抓手,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努力提高天府文化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以此来丰富天府文化的新时代内涵。成都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如何发力?

——构建天府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古蜀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的突出价值和丰富内涵。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古都研究保护与宣传展示。

——创新文物价值传播体系。将文物普法教育和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和干部教育体系,依托文博单位开展青少年文博研学游活动,完善中小学利用文博资源开展学习的长效机制。做好全市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工作,通过“互联网+文物”方式加强文物价值宣传推广。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将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城市规划。加强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建立登录、发布和撤销制度。健全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和巡查监管机制。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全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立项制度。

——切实做好考古勘探和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勘探与城市建设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考古项目,做好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工作。积极参与“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古蜀文明创新工程”和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制定“古蜀文明创新工程”研究规划,高标准建设成都考古中心。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东华门遗址、宝墩遗址、邛窑遗址、明蜀王陵等十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加快推进成都考古与文物修复及创意中心、杜甫草堂古籍修复展示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深入推动文博旅游产业融合。以与国家文物局共建成都国家级文博创意产业园区为契机,实施“文博+”“旅游+”战略,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以文物保护单位为支撑,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古镇游、古建游、南方丝绸之路游等文物旅游品牌。(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