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又名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属于国画艺术工笔类的特色画种。正如其名,锦灰堆的产生也别有一番趣味。相传,锦灰堆的产生始于元初的绘画大家钱选。一次醉酒兴起,钱选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成一幅横卷。旁人见了,个个称奇,随即挥笔题款“锦灰堆”。
“锦灰堆”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突出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个“破”字,要画出破碎、翻卷、重叠、玷污、撕裂、火烧和烟熏等古旧样貌,给人以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感觉。同时,残缺的文字和图案,还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也平添了一丝遗憾之美,而这些也是“锦灰堆”艺术的魅力所在。
“锦灰堆”可追溯的第⼀代传承人是陕西马子云先生,于1919年在北京琉璃厂碑帖铺庆云堂学得金石拓和“锦灰堆”,后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传第二代茹小石。
封晶师从茹小石,成为第三代“锦灰堆”传承人,并成功将其申请为书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